《辉煌的北京》包括:第一篇老北京的精神;第二篇四季;第三篇城市;第四篇古老的辉煌;第五篇军阀、皇后和嫔妃;第六篇皇宫和御苑;第七篇形式研究:寺庙、佛塔和雕塑;第八篇线条研究:绘画与书法;第九篇民众生活;第十篇信仰和情趣等等。
林语堂(1895—1976)福建龙溪人。原名和乐,后改玉堂,又改语堂。笔名宰予、毛驴、岂青等,中国现当代著名学者、文学家、语言学家。 1912年入上海圣约翰大学,毕业后在清华大学任教。1919年秋赴美哈佛大学文学系。1922 年获文学硕士学位。同年转赴德国入莱比锡大学,专攻语言学。1923年获博士学位后回国,任北京大学教授、北京女子师范大学教务长和英文系主任。1924年后为《语丝》主要撰稿人之一。1926年到厦门大学任文学院长。1927年任外交部秘书。1932年主编《论语》半月刊。1934年创办《人间世》,1935年创办《宇宙风》,提倡“以自我为中心,以闲适为格调”的小品文。1935年后,用英文写作了《吾国与吾民》《风声鹤唳》《京华烟云》等文化著作和长篇小说。1944年曾一度回国到重庆讲学。1945年赴新加坡筹建南洋大学,任校长。1952年在美国与人创办《天风》杂志。1967年受聘为香港中文大学研究教授。1975年被推举为国际笔会副会长。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不知道为什么对北京情有独钟,是小时候那一把沙子一般的雪,是在浴室里被掉下来的天花板砸了一身灰,和小伙伴抱头痛哭,是二手书店里那一本文革时期的北大工农兵学员的论语批注,是景山顶上被风吹着跑,是热心老大爷一路护送到目的地。是卤煮店里贫嘴的人和大蒜味,是酒吧里听现场人们不拘小节的穿着打扮……是行驶地铁里拿着吉他追逐梦想的年轻人,是那流过血的广场。不论北京的天有多灰,这都是我心中有着理想浪漫的地方。
评分比较枯燥,翻译的也略显无趣,细节也有错误。时而在讲述中来段抒情有点滑稽,讲起小故事却是有声有色,我们民族的想象力真的下滑太多了!考虑到林语堂是为外国人所写,可供一读。
评分闲闲看看~
评分开门见山,直白。像是一份学习笔记。没有什么收获。倒是里面提到的外国人写的北京,可以看看。
评分和想象的不一样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