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瞭凡,其先為明嘉善人,後遷居吳江,傢常淵深,通儒易醫理;瞭凡生遇異人,算定一生命運,後謁雲榖禪師,授以“立命之學”,遂躬行實踐,命運自此一變,福祿壽算皆有增長。一生頗有功業,亦多著述,賅涉儒釋道三傢,尤以訓子書《瞭凡四訓》流布最廣。
《瞭凡四訓》是明清以來在民間流行甚廣的勸人為善之書,作者為袁瞭凡。袁瞭凡,原名錶,後改名黃,字慶遠、坤儀、儀甫等。原號學海,後改為瞭凡。瞭凡先生的生平資料主要有清代彭際清所撰《居士傳》捲四十五的《袁瞭凡傳》,以及《瞭凡四訓》中有關其生平的自述。此外,吳江及嘉善縣誌等資料中也有關於瞭凡先生生平的介紹。
虽然看的时候觉得了凡先生是站在功利的角度劝人向善,但这本仍不失为一本经典的好书。 若真要一心向善,不应该抱着我会获得多少的回报而去做。 【向内自省】 务要日日知非,日日改过;一日不知非,即一日安于自是;一日无过可改,即一日无步可进。 【知是非后改过】 怎么改过...
評分《了凡四训》由明代袁了凡所著,是在社会上广泛流传的一本劝善书,该书由四部分组成,分别是“立命之学”、“改过之法”、“积善之方”和“谦德之效”。该书主要阐述“命由我作,福自己求”的思想;讲述“趋吉避凶”的方法;强调命运掌握在自己手中,只要积善累德,谦恭卑...
評分对人生意义的思考以及《了凡四训》的启示 二十四岁,曾经停下来问自己人生是为了什么,如果我明天就会死去,今天我该抱着什么样的心念,做些什么样的事情?才能让自己不遗憾? 思考人的本质,我认为人的本质所具备的能力特征是能够经过思考和行为改变命运。既然生命是如此脆...
評分虽然看的时候觉得了凡先生是站在功利的角度劝人向善,但这本仍不失为一本经典的好书。 若真要一心向善,不应该抱着我会获得多少的回报而去做。 【向内自省】 务要日日知非,日日改过;一日不知非,即一日安于自是;一日无过可改,即一日无步可进。 【知是非后改过】 怎么改过...
評分偶然看到这本书,因为是新书,而且非常薄的小册子,就从图书馆借来看,顺便可以复习下古文。 对于神鬼志异、因果轮回之类的思想一直都是“敬而远之”,对佛教故事的真实性也总是持有怀疑,随着年龄的增长阅历的丰富,我们的生活中总是遇到很多理性无法解决的事情,在人无...
雜糅瞭儒釋道的中國傳統思想作品。但如果行善積德隻是為瞭塵世間的功名利祿作為迴報的話,難道是真正的善嗎?
评分準提神
评分讀古書,有取有捨是必然的。立命之學、改進之法、積善之方、謙德之效,每個部分都有可取之處,也有功利迂腐之心。士大夫階層是當時的精神典範,在古時社會的積極作用是今日所不及的,從瞭凡四訓來看,他們的精神境界比今人是高不少的。
评分雜糅瞭儒釋道的中國傳統思想作品。但如果行善積德隻是為瞭塵世間的功名利祿作為迴報的話,難道是真正的善嗎?
评分喜歡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書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