纳棺夫日记

纳棺夫日记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青木新门,日本作家、诗人、著名纳棺夫。

1937年出生于富山县,早年在中国东北度过。早稻田大学辍学后,一度经营餐饮业,因经营不善倒闭。1973年,因缘际会之中加入丧葬礼仪一行,做纳棺夫迄今已近四十年。1993年,将多年的日记心得整理成书出版,感动了万千心灵。

出版者:南海出版公司
作者:(日)青木新门
出品人:新经典文化
页数:208
译者:左汉卿
出版时间:2010-12
价格:20.00元
装帧:平装
isbn号码:9787544249065
丛书系列:新经典文库·人生精选
图书标签:
  • 日本 
  • 日本文学 
  • 青木新门 
  • 入殓师 
  • 死亡 
  • 小说 
  • 纳棺夫日记 
  • 人性 
  •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美书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落魄诗人青木新门于日本名校早稻田大学辍学后,因缘际会踏入殡葬一行,一做就是近四十年。每天见识各种各样的死者,以及与他们生离死别的亲人,青木从最初的心怀恐惧,到泰然自若,再到心生慈悲,最终在生死边界大彻大悟。

用双手让逝者以最安详、最真实、最美丽的面容与亲友道别,对纳棺夫来说,是责任也是义务,是道德也是慈悲……作品以诗人的笔触和哲人的睿智,清澄而旷达地写就星空之下最温柔的生死悲欢……

具体描述

读后感

评分

死亡总是让人觉得害怕,尽管一再告诫自己不去想。 在看到电影《入殓师》时才明白如此宁静地面对死亡,同样是出于敬畏出于美好的心灵。 所以,在看到《纳棺夫日记》出版,就很是想有这样一本书,朋友帮忙买来,迅速地开始阅读,读完时已泪流满面,如同当时看电影时那样。  

评分

“纳棺夫”是《纳棺夫日记》的作者青木新门在从事丧葬工作时,听到客户描述自己的职业的一个词,他回家查词典却发现日语中并没有这个词。一个职业竟然正式的称谓,这足以说明人们对纳棺夫的奇怪态度。葬礼其实都是为活着的人举行的,它告诉每个参加的人,死亡就是自己无...  

评分

因为对纳棺夫这个名词的好奇,又因是日本作家写的(受村上春树的影响吧)。所以在网购买书时很随性地就将这本书拖进了购物车,与其它几本书一起付了款。 一下子买回十来本书,摊在眼前时,首先就被这本书干净淡雅的封面所吸引:像是早冬的一场雪雨过后,枯枝上孤零零地残喘着...  

评分

因为对纳棺夫这个名词的好奇,又因是日本作家写的(受村上春树的影响吧)。所以在网购买书时很随性地就将这本书拖进了购物车,与其它几本书一起付了款。 一下子买回十来本书,摊在眼前时,首先就被这本书干净淡雅的封面所吸引:像是早冬的一场雪雨过后,枯枝上孤零零地残喘着...  

评分

青木不是守墓人,他之所记,也非《守墓人日记》里的唏嘘。 他是要送死者最后一程庄严。 看电影的时候,非常敬意/惊异日本人能如此善待死亡。 这个残忍的民族,令人发指的事情何止千万, 但在这里,在这位青木这里, 死亡竟是如此庄严。 很震撼。 图书很漂亮,尤其喜欢封面。 万...  

用户评价

评分

用通俗亲切的方式讲清楚了日本佛教的一种生死观,或者说作者自己的生死观。比上学期读到的西谷啓治的“beingsive-nothingness”接地气多了,而后者也许是这种观念的总结和升华。

评分

【看过电影版】

评分

98页弃

评分

【看过电影版】

评分

如果我们不改变视点,仍坚持立足于“生”来探讨“死”,那么我们的思想永远只能停留在“生”的延长线上。再说,人们在谈论“死”的世界时,提出的不过是推论和假说。 不论发展到什么时代,人都会立足于“生”的本位来忖度“死”的世界,层出不穷地构筑关于死后世界的思想。特别是许多学者,坚持认为人的智慧可以解释一切,他们不了解真实情形,却一味执著于感性的“生”的世界。 现今社会,信息泛滥,很多艺术家衡量生命的尺度,全部局限于他们等身的著作中,根本原因可能就是他们不敢正视“死”,仅仅站在“生”的角度看世界。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