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梦

寻梦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出版者:黑龍江人民出版社
作者:譚達先 著
出品人:
页数:604
译者:
出版时间:2010-8
价格:40.00元
装帧:平装
isbn号码:9787207087607
丛书系列:
图书标签:
  • 鍾偉今
  • 譚達先
  • 民俗學
  • 回憶錄
  • 寻梦
  • 成长
  • 梦想
  • 冒险
  • 探索
  • 青春
  • 心灵
  • 励志
  • 旅行
  • 自我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美书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寻梦(谭达先博士回忆录)(一个走向中国民间文艺宫殿的行者)》是谭达先博士患肝癌绝症后,以非凡的意志与癌魔抗争中写成的回忆录。回忆录自1925年他出生写起,直到2007年11月,回顾了他一生成长、求学、弘扬中国民间文学等传奇经历。谭博士生前谈到回忆录时曾说:“记叙一生的生活、学习、创业,历尽辛酸、折磨,尽写个人的血泪、悲欢、学习的心得、经验与沉痛的教训,也涉及学术研究史。以章回体形式叙述,注意故事性,采用了大量谚语、民歌与一些民间故事,颇具民间文学色彩。”“引入我的部分未刊的古文、旧体诗、词、散曲、快板诗及史料,试图摆脱俗套,把‘学术的我’立体地写出。”除此之外。受谭达先博士生前委托,钟伟今先生整理《寻梦(谭达先博士回忆录)(一个走向中国民间文艺宫殿的行者)》,编入了谭达先“中山大学时期旧作·香港谚语等”、“中国古代笑话浅论”和“部分国内外学人信文评介及续编”以及“谭达先博士逝世后的悼念函电诗文”等四编作为“附录”。《寻梦(谭达先博士回忆录)(一个走向中国民间文艺宫殿的行者)》对于民间文学学者、专家来说,是不可多得的研究谭达先博士的第一手资料;而对青少年来说,谭达先在香港大学59岁获硕士学位、 66岁获博士学位等奇特的奋斗史,也是一部催人锐意进取的不可多得的励志书。

作者简介

谭达先(1925-2008),广西玉林人。1946年7月以优异成绩考入广州中山大学中文系,1950年毕业。1951年和1980年在该校任教。在50年代中期,又有两年在北京师范大学进修民间文学专业,直接受民间文学大师钟敬文教授的指导,从此逐步进入中国民间文学专业的殿堂。1959年1月,他就出版了研究中国民间文学的奠基之作《民间文学散论》,引起了学术界的注意。1980年移居香港,59岁获香港大学哲学(民间文学)硕士学位,后获博士学位。从而获得在大学任教的资格。他说:“我为生存而拼搏,更为事业而拼搏。”1991年11月,谭先生移居澳大利亚,专心著书立说,间或作为客座教授到有关大学讲学,至今已出版民间文学专著42部,可谓“著作等身”,新著《论海外华人华侨民间文学》亦已完稿。正在撰著的有《中国三千年笑话史》和《再论中国民间文学》两书。他说:“中国民间文学是一座无比丰富的宝库,其蕴藏量堪称世界第一。我还是那句老话,我是一切为了中国民间文学。”有人评论他是“开一方领域,持报国之情”,也是十分中肯的。

钟伟今,男,汉族。1931年2月1日生于浙江省武康县防风区陇山乡(现属德清县洛舍镇)施宅村。简易师范毕业。历经坎坷。1961年参加浙江省文联召开的雁荡山民间文学座谈会后,自觉从事民间文化采录与研究。系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中国民俗学会、中国神话学会、国际民间叙事研究会(ISFNR)会员。现任湖州市民间文艺家协会主席。著作或主编民间文化方面的书籍9部,约300万言。主编、主撰《湖州风俗志》,是湖州历史上第一部风俗专著。著有《吴越山海经》(民间故事专集)、《本乡本土》(以民间文化为主要内容)。主编浙江省民间文学集成《湖州市故事卷》、《湖州市歌谣谚语卷》。担任中国民间文学集成浙江卷总编委、《浙江民俗大观》编委。主编《湖州民间文学选》。20世纪60年代采录的山歌《百鸟朝凤》入选《中国新文艺大系(1976-1982)·民间文学集》;民间传说《蒲松龄与驼背老大爷》入选高等院校教材。发起、组织、主持一、二两届“中国防风神话学术研讨会”,会后负责编辑《神话学信息·防风神话专号》,主编《防风神话研究》(学术论文选集)、合纂《防风氏资料汇编》。

目录信息

中国民间文学是最伟大的艺术宫殿(自序)
(澳门民间文学研究}阅后琐记(代序)
弁言
第一章 艰苦奋进少壮时(1925.7-1966.4)学习岁月
一、广西玉林是故家 四口之家少欢乐
二、出生体弱感冒多 烟花木偶堪追忆
三、外公启蒙五岁半 父亲续教神童诗
四、“初小”五年过如飞 占算“做贼”又落第
五、民间文学多姿彩 一生受惠永难忘
六、农业劳动常参与 放牛打柴干杂活
七、重读“初四”为升学 感谢恩师鼓励多
八、民间文学“高小”嗜 父祖分家缘内斗
九、初中学习重三门 书法国语文言文
十、八十分直升“高一” 喜遇恩师夏之时
十一、飞车百二学吟诵 “敏而好学”夏师赞
十二、演讲得奖爱山歌 突变老师教国语
十三、忽辞膳长惊侪辈 (古文观止)宗为师
十四、文学史课增新智 周代歌谣印象深
十五、温课完毕奔广州 中山大学如愿进
十六、大一荣当公费生 民间文学拜名师
十七、大二喜读文学史 续写日记始学诗
十八、大三猛学古散文 惊赞谣谚故事多
十九、苦学一年誓攻坚 习作词、曲、诗、古文
二十、毕业论文提前写 名师批示详且精
二十一、喜迎解放毕业年 决心改学新文学
二十二、教中学一年离任 校长面聘回中大
二十三、土改归来业务多 民间文学初讲课
二十四、人京两年视野广 师大进修猛奠基
二十五、离京回校再任教 歌谣故事两搜罗
二十六、全国大会获益多 归后钻研更务实
二十七、公社劳动百一天 惊赞三县歌谣美
二十八、十年国庆人欢乐 出书四本喜心房
二十九、省市工作两参与 调查谣谚在揭阳
三十、文代会上深受益 南面乡间搜好歌
三十一、勇献家信伏祸根 三项工作为省市
第二章 “文革”蒙难雄心在(1966.4-1980.2)磨难岁月
第三章 逆境升学扬国威(1980.2-1991.11)香港岁月
第三章 民间文学大弘扬(1991.12-2007.10)旅澳岁月
附录(一)
编后记
附录(二)
· · · · · · (收起)

读后感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用户评价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