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光旦
1899年8月生于江苏省宝山县罗店镇(今上海市宝山区)。1922年毕业于清华学校。1922年赴美留学,主修生物学,研习遗传学、优生学等,1924年和1926年分获达特茅斯大学(Dartmouth College)学士学位和哥伦比亚大学硕士学位。1926年回国后,先后在东吴大学、光华大学、大夏大学、复旦大学等大学任教,1934年至1952年问任清华大学和西南联合大学教授,曾任清华大学、西南联合大学教务长、社会学系主任和清华大学图书馆馆长。1952年后,调任中央民族学院教授。1967年,在“文化大革命”中迫害致死,终年68岁。
主要著作有:《优生概论》、《优生原理》、《民族特性与民族卫生》、《中国之家庭问题》、《中国伶人血缘之研究》、《明清两代嘉兴之望族》、《开封的中国犹太人》、《冯小青:一件影恋之研究》和译作《性心理学》等。
本书为潘光旦先生对民族特性与民族卫生(包括环境、民族、制度、民族兴衰)问题所发表论文的一些选集。曾收入《潘光旦文集》。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老实说,对其选译的书更感兴趣。其后自作的优生学部分倒是有点泛系(法西斯)主义的倾向,语句啰嗦,兴趣不大
评分此书以优生学、社会学的视角,深刻剖析中国之所以为中国人的特性,是我所看过最为精彩的论述中国人的书籍,甚于费孝通先生的《乡土中国》。
评分潘先生学问博有约,自己的文章还是翻译的文章,都显出其高明见地。高明的人自然会选高明的道路,执中用权的中庸精神,让先生选择了优生学,并且一以贯之。优生学的价值不言而喻,其见非于世亦是必然,民粹之风不息,白莲圣母当道,用无出头之日了。后天习得性不遗传。
评分认为民族卫生是改进中国的教育、健康和环境的出路,是中国的根本解决之道。《活动变人形》中维生素、洗澡,有这个脉承的影子。
评分老实说,对其选译的书更感兴趣。其后自作的优生学部分倒是有点泛系(法西斯)主义的倾向,语句啰嗦,兴趣不大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