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的教育》原名《考莱》,在意大利语是“心”的意思。原书在一九。四年已出三百版,各国大概都有译本,书名却不一致。我所有的是日译本和英译本,英译本虽仍作《考莱》,下又标《一个意大利小学生的日记》几字,日译本改称《爱的学校》(日译本曾见两种,一种名《真心》,忘其译者,我所有的是三浦修吾氏译,名《爱的学校》的)。如用《考莱》原名,在我国不能表出内容,《一个意大利小学生的日记》,似不及《爱的学校》来得简单。但因书中所叙述的不但是学校,连社会及家庭的情形都有,所以又以己意改名《爱的教育》。这书原是描写情育的,原想用《感情教育》作书名,后来恐与法国佛罗贝尔的小说《感情教育》混同,就弃置了。
译文虽曾对照日英二种译本,勉求忠实,但以儿童读物而论,殊愧未能流利生动,很有须加以推敲的地方。可是遗憾得很,在我现在实已无此工夫和能力。此次重排为单行本时,除草草重读一过,把初刷误植处改正外,只好静待读者批评了。
埃迪蒙托·德·亚米契斯(Edmondo De Amicis,1846—1908),意大利小说家,民族复兴运动时期的爱国志士。1846年12月21日出生于意大利。他在意大利北部皮埃蒙特地区的库涅奥城度过童年和少年时代。那时的意大利受法国大革命的影响,国内正酝酿着爱国主义,这股风潮自然也在他幼小的心灵上留下不可磨灭的印记。他曾加入过军队,并在1865年从摩德纳军事学校毕业后就当了军官,参加过统一意大利的复兴运动的战役,退役后担任过随军记者和军报编辑,发表特写、报道、短篇小说。他退伍后定居都灵,致力于专业文学创作。他游历过欧、亚许多国家,有丰富的生活经验,他继承马志尼“文学描写人民”的民主传统,赞美普通老百姓的真诚、善良和高尚的道德情操,暴露统治者的无情和凶残。亚米契斯的作品侧重描写军队和学校生活。1908年3月12日因心脏病死于Bordighera(勃丁格尔)。
儿子的奶奶晚上有约会,儿子不高兴奶奶出去,耍赖皮,洗完澡不穿衣服,奶奶苦口婆心,我有点抑制不住。把儿子一把抱进我的房间。哇哇大哭。我不搭理他。自个儿看书。 “你不是我爸爸!” “你是外星人!” “就想控制我的意识!” “你不懂爱!” “你还结婚!” “我看你蠢!...
评分最近在看这本书 真的是超级轻松 让我可以睡个很甜很甜的梦 多开心呀 看到那个小小的男孩子有那么多的爱 看到他的身边有那么多有爱的人们 他很直接的在日记里面些着喜欢谁喜欢谁 呀 让我也想起来了自己所喜欢这的人们 他们的美德他们的好他们的善良 让我想到了...
评分上个月,故友重逢,大家都已换了身份,成了父母,自然聊起了儿女的话题。聊着聊着,说道最近的投资移民,而这位朋友早在五年前就参与了一项英国的投资移民项目,最近可能事成。事成之后,就会举家移民到英国,找个乡村小屋或者城市公寓安顿下那年幼的三个孩子,和时刻处于焦虑...
评分最近看了一本儿童读物,名叫《爱的教育》,作者是意大利的亚米契斯,译者是开明书店的创始人夏丏尊先生。这本书适合每一个有童心的人阅读,也适合每一个有爱心的人阅读。正如译者所说,“教育没有了情爱,就成了无水的池”,我想生活也是这样,没有了情爱,生活也就没有了意义...
评分在曾经长期受教育学课熏陶时,便对《爱的教育》留下了印象,惭愧一直没有读。如今,在一切安好且摆脱了强迫性读书的压力后,终于在无意中又发现了这一宝贝(少年儿童出版社,1980年版,自感觉比其他版本翻译得体),此时静下心来慢慢品读。 这本著作出自19世纪的意...
非常喜欢的一本书
评分就像译者在序言中所说的,书中叙述的亲子之爱、师生之情、朋友之谊、乡国之感、社会之同情,都已近于理想的世界,虽是幻影,使人读了觉到理想世界的情味,以为世间要如此才好。
评分上小学的时候读过的书,如今读起来是另一番感受。记了笔记。要是小时候有耐心好好读的话,就少走了好些弯路。
评分一颗跳动了一百多年的“心”,距学过《卡隆的母亲》也过了十年了。译林旧版含续写以及夏丏尊先生的他传
评分小时候看的书 绝大多数篇幅索然无味 剩下的让人很感动 是以后会给自己孩子看的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