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典的理由(最新修订版)》主要内容包括:愉快是基本标准,人与书之间,寻求智慧的人生,爱书家的乐趣,读书的癖好,回到世界名著,愉快是基本标准等等。
周国平,1945年生于上海。1967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哲学系,1981年毕业于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哲学系,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研究员。著有学术专著《尼采:在世纪的转折点上》(1986)、《尼采与形而上学》(1990),散文集《守望的距离》(1996)、《各自的朝圣路》(1999)、《安静》(2002)、《善良·丰富·高贵》(2007),纪实作品《妞妞:一个父亲的札记》(1996)、《岁月与性情——我的心灵自传》(2004)、《偶尔远行》(2006),随感集《人与永恒》(1988)、《风中的纸屑》(2006)、《碎句与短章》(2006),诗集《忧伤的情欲》(1991),以及《周国平人文讲演录》(2006)等,译有《尼采美学文选》(1986)、《尼采诗集》(1986)、《偶像的黄昏》(1987)等。
周老师的观点还是很独特的,不是纯学术的论调,睿智和幽默,还有很多哲学性新名词,让人有兴趣读下去。 部分书摘: 1 出于性情做的事,愉快是基本的标准 2 宋朝诗人黄山谷说:三日不读书,便觉语言无味,面目可憎。 3 君子不器 孔子坦然说:一个真正的人本来就是不成器的...
评分1 论智慧 成熟了,却不世故,依然一颗童心。 成功了,却不虚荣,依然一颗平常心。 最低的境界是平凡,其次是超凡脱俗,最高是返璞归真的平凡。 人心的境界:从野心出发,经过慧心,回到平常心。 你智慧吗? 当然——因为我不聪明。如果不智慧,我还有什么优点呢? 2 ...
评分和周国平有关的我有一个小故事,对当时价值观正在形成中的我产生了影响吧。 我大概知道周是在高一或高二上学的时候。那是师太还在书店,我读书的兴趣也最为浓厚,当然也最没时间看“闲书”的时候,她给我介绍说他的书不错。我当即问,没听说过这人啊。接下来就是...
评分这本书已经读了有好几个星期了,一直说要写书评都没写,今天就凭着印象补上吧。 首先是何为“经典”?刚才无意中提到“印象”二字,突然觉得经典的作品首先是给人良好的印象,一部要称作“经典”的作品如果不能给读者以印象便不能称之为“经典”,至少在我理解看来是这样。...
P25,“无论什么书,只有你读时感到了愉快,使你发生了共鸣和获得了享受,你才应该承认它对于你是一本好书。”
评分第二本周国平,一贯的水准,不过这本不及《安静的位置》好。
评分“以为自己在思考,其实脑子里只是一些文字的排列组合。”
评分屏蔽功利,回归真实,这是周国平一直在强调的东西。熟稔哲学的人,写出来的东西就是思路逻辑清晰,而且周的文字读来不累。但书中凑篇幅出书的文章还是太多,一不小心自己也在踏自己的雷区。
评分有几句话还行。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