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国平,1945年7月25日生于上海。1950年在上海市紫金小学读小学。1956年在上海市成都中学读初中。1959年在上海市上海中学读高中。1962年在北京大学哲学系读本科。1968年从北京大学毕业,到湖南军队农场劳动一年半,然后分配到广西资源县工作,任县委宣传部理论干事和县委党校教员。1978年在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哲学系读硕士研究生课程。1981~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毕业,获哲学硕士学位,进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从事研究工作至今,开始时受聘为助理研究员。1984~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哲学系在职读博士研究生课程。毕业后获哲学博士学位。1988年受聘为副研究员。1994年受聘为研究员。
《善良丰富高贵》收入了作者自2002年8月到2006年12月所写的文章,是《守望的距离》、《各自的朝圣路》、《安静》之后我的第四个散文结集。如果我是一个从前的哲人,来到今天的世界,我会最怀念什么?一定是这六个字:善良,丰富,高贵。我听见一切世代的哲人在向今天的人们呼唤:人啊,你要有善良的心,丰富的心灵,高贵的灵魂,这样你才无愧于人的称号,你才是作为真正的人在世间生活。
善良,丰富,高贵——令人怀念的品质,人之为人的品质,我期待今天更多的人拥有它们。
通过阅读经典,我始终生活在人类伟大心灵所建造的那个世界里。
这些伟大心灵使我坚定地相信,人的心灵应该是善良、丰富、高贵的。我最不能原谅今天教育界和学术界的,也正是本应以传承这些心灵品质为主要使命的领域,现在竟也不把它们当一回事。然而,不管现实多么令人失望,每次重温历史上伟大心灵的榜样,我便恢复了对未来的信心。正如歌德的诗所说:“人的榜样教我们相信神的存在。”他所说的“人的榜样”,就是指拥有善良、高贵品质的人,这样的人的存在证明了人是有神性的。
在今天的时代,有一些人的灵魂已经彻底堕落,我们不能再指望他们,但是,我们必须指望善的种子会在广大的人心中培育和繁衍,这便是希望之所在。
生活的意义是什么? 要找到这个问题的答案,首先要解决一个方法问题:到哪里去寻找生活的意义? 是在书本中去寻找,在自己的头脑中寻找,还是在生活本身中去寻找? 方法不同,答案也不会一样。 哲学家总是在书本和自己的想像中寻找生活的意义。 他们的结论,你相信吗?
评分六个字,一部书名。 在买了这本书的第二天,我终于看到了不远处被确定的生活。 那一刻我似乎没有反应,没有强烈的喜悦,只是突然感觉到,从此后至少两年的生活真的就这么确定了。 又是一段新的旅程。在发现和经历的快乐之后,一定会有跋涉,会有艰辛和却步吧。 挺难,挺好...
评分学者周国平最近出了本新书:《善良·丰富·高贵》,这是他第四个散文结集,时间跨度从2002年8月到2006年12月。除了继续写“周氏风格”的哲理散文,周国平在这本书里首次显露出不为人所知的“哲学怒汉”的一面。 ...
评分“人的精神能力的生长、开花和结果,是上天赐给万物之灵的最高享受,为什么人们弃之如敝屣呢?那些永远折腾在功利世界上的人,那些从来不谙思考、阅读、独处、艺术欣赏、精神创造等心灵快乐的人,他们是怎样辜负了上天的赐予啊,不管他们多么有钱,他们是度过了怎样贫穷的一生...
评分六个字,一部书名。 在买了这本书的第二天,我终于看到了不远处被确定的生活。 那一刻我似乎没有反应,没有强烈的喜悦,只是突然感觉到,从此后至少两年的生活真的就这么确定了。 又是一段新的旅程。在发现和经历的快乐之后,一定会有跋涉,会有艰辛和却步吧。 挺难,挺好...
平凡的哲学
评分很好的散文,思想很深刻,文笔也不错~
评分很好的散文,思想很深刻,文笔也不错~
评分读这本的时候最好能和第一本《守望的距离》对比着看,就能发现周国平自己心路的成熟,从写给被人看到写给自己看,其实不是这么容易,不过还好这本书做到了。
评分其中的三分之一对我来说是绝对的精华。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