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在的从容》是作家周国平的第三本随笔集,所收文字写于2001年至2005年间,前两本为《人与永恒》、《风中的纸屑》。《内在的从容》首次出版于2006年,当时的书名是《碎句和短章》,有读者认为原书名与作品风格不吻合,建议更改,作者觉得有理,欣然听从。“内在的从容”是从《内在的从容》内容中选取的一个词组,代表了作者再这个忙碌的时代,对“忙”的一种态度:无论多么重要、多么喜欢的事情,都要忙得愉快,忙得从容、有分寸;始终保持心灵是清明而活泼的,内在是从容而闲适的。
本书是我的第三本随感集,所收文字写于2001至2005年间。前两本为《人与永恒》、《风中的纸屑》,皆流传已久,最近又由黄山书社出了袖珍精装本。这一本初版于2006年,当时的书名是《碎句与短章》,现在也要出袖珍精装本,有读者认为原书名与我的作品风格不吻合,建议更改,我觉得有理,欣然听从。
“内在的从容”是从本书内容中选取的一个词组,代表了我近些年特别愿意保持的一种状态,用做书名挺合适。在今天的世界上,大家都很忙,我似乎也不例外。但是,对于忙,我始终有一种警惕。我确立了两个界限,第一要忙得愉快,只为自己真正喜欢的事忙;第二要忙得有分寸,做多么喜欢的事也不让自己忙昏了头。其实,正是做自己喜欢的事,更应该从容,心灵是清明而活泼的,才会把事情做好,也才能享受做事的快乐。比如读书和写作,我有许多大的计划,但我决不赶进度,读得慢、写得少又何妨,把这么好的乐事变成苦差才是最划不来的。
久未读散文了,最近一段时间换了一下口味,重新品读了两本散文集,一本舒国治的《理想的下午》,还有一本周国平的《内在的从容》。 两本都是讲旅行,一本是讲身体的旅行,一本是讲心灵的旅行,但又不完全是,身体的旅行也有心灵的感悟,心灵的旅行也需身体的...
评分1.那些只把生命用来追求物质的人,实际上既怠慢了自己生命的真正需要,也剥夺了自己生命享受的广阔疆域。 2.天下真正快乐的人,不管他钱多钱少,都必是超脱金钱的人。 3.凡是对钱抱占有态度的人,他同时也就被钱占有,成了钱的奴隶。
评分华兹华斯说:“孩子是大人的父亲。”我这样来论证这个命题—— 孩子长于天赋、好奇心、直觉,大人长于阅历、知识、理性,因为天赋是阅历的父亲,好奇心是知识的父亲,直觉是理性的父亲,所以孩子是大人的父亲。 对于忙,我始终有一种警惕。我确立了两个界限,第一要忙得愉快,...
评分《内在的从容》这本书是我看的周国平写的第一本书,其实说是书,不过说是说是一本随感集,就像我们每天记得日志一样,把自己对人生对情感对这个世界的感悟写下来。看这本书对人的年龄和阅历有一定要求,只有你经历过了某些事,到达人生的一个阶段看这本才会觉得真实而深刻,才...
评分这本书其实讲述得很全面了,人生、生活、爱、欲望、艺术、教育、哲学,等等。其实这些名词所代表的内容,本身就是息息相关,互为映衬的。况且每一个命题又是那么庞杂,如果没有深刻的思考和人生历练作为依托,别说有逻辑地总结整理成句,仅是下笔,都不知该从何开始吧。 ...
成功不是衡量人生价值的最高标准,比成功更重要的是,一个人要拥有内在的丰富,有自己的真性情和真兴趣,有自己真正喜欢做的事。只要你有自己真正喜欢做的事,你就在任何情况下都会感到充实和踏实。那些仅仅追求外在成功的人实际上是没有自己真正喜欢做的事的,他们真正喜欢的只是名利,一旦在名利场上受挫,内在的空虚就暴露无遗。照我的理解,把自己真正喜欢做的事做好,尽量做得完美,让自己满意,这才是成功的真谛,如此感到的喜悦才是不搀杂功利考虑的纯粹的成功之喜悦。当然,这个意义上的成功已经超越于社会的评价,而人生最珍贵的价值和最美好的享受恰恰就寓于这样的成功之中。
评分3.5。周氏长句与短章的拼盘。
评分高中看了一大半,但是现在无论如何看不太下去了,感觉特别微博。不过当年写作文时引用一些可以出彩的,推荐给高中生。
评分高中看了一大半,但是现在无论如何看不太下去了,感觉特别微博。不过当年写作文时引用一些可以出彩的,推荐给高中生。
评分感觉有些琐碎,没读完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