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在的从容》是作家周国平的第三本随笔集,所收文字写于2001年至2005年间,前两本为《人与永恒》、《风中的纸屑》。《内在的从容》首次出版于2006年,当时的书名是《碎句和短章》,有读者认为原书名与作品风格不吻合,建议更改,作者觉得有理,欣然听从。“内在的从容”是从《内在的从容》内容中选取的一个词组,代表了作者再这个忙碌的时代,对“忙”的一种态度:无论多么重要、多么喜欢的事情,都要忙得愉快,忙得从容、有分寸;始终保持心灵是清明而活泼的,内在是从容而闲适的。
本书是我的第三本随感集,所收文字写于2001至2005年间。前两本为《人与永恒》、《风中的纸屑》,皆流传已久,最近又由黄山书社出了袖珍精装本。这一本初版于2006年,当时的书名是《碎句与短章》,现在也要出袖珍精装本,有读者认为原书名与我的作品风格不吻合,建议更改,我觉得有理,欣然听从。
“内在的从容”是从本书内容中选取的一个词组,代表了我近些年特别愿意保持的一种状态,用做书名挺合适。在今天的世界上,大家都很忙,我似乎也不例外。但是,对于忙,我始终有一种警惕。我确立了两个界限,第一要忙得愉快,只为自己真正喜欢的事忙;第二要忙得有分寸,做多么喜欢的事也不让自己忙昏了头。其实,正是做自己喜欢的事,更应该从容,心灵是清明而活泼的,才会把事情做好,也才能享受做事的快乐。比如读书和写作,我有许多大的计划,但我决不赶进度,读得慢、写得少又何妨,把这么好的乐事变成苦差才是最划不来的。
《内在的从容》这本书是我看的周国平写的第一本书,其实说是书,不过说是说是一本随感集,就像我们每天记得日志一样,把自己对人生对情感对这个世界的感悟写下来。看这本书对人的年龄和阅历有一定要求,只有你经历过了某些事,到达人生的一个阶段看这本才会觉得真实而深刻,才...
评分你问我答 周国平的文字直追人心,即便他从容不迫娓娓道来,作为读者的我还是有被追问般的触动,或许,这样真正深邃的平静文风,才是最犀利最撼动的。 一、他说“独处是一种能力”(页26),他说“人在世上都离不开朋友,但是,最忠实的朋友还是自己”(页28),他说“尊重他人...
评分整本书朴实的语言说了朴实的道理:人要有信仰。人要有信仰 才能获得内在的从容和心灵的宁静。才是真正有意义和价值的人生。无论是否找到都要在路上。还有就是要懂得爱 对自己的人生负责 亦是对世界和生命的负责。
评分周老师笔墨最多的部分,在于给年青人告诫对自己人生负责。很多人找不到自己喜爱并擅长的东西,处于懒惰或者畏惧失败,而拖延了一生。回望过来,我知道自己爱并有才能的地方,然而却从未真正付出和尝试过,总是以社会和生活给的稳健感出发,懒于承担追逐的风险,直到一次又一次...
评分以前就看过,其实内容还是不错的,虽说有点坑人,改了个名就再买一次。唉,没办法,世界太功利了…周国平也急躁了,书名很有讽刺效果嘛……周国平的《人与永恒》和《风中的纸屑》与此书异曲同工,《碎句与短章》完全是一模一样嘛。唉,思想不错,但是重复的思想有碍进步。思想...
“在你身上有一个更高的自我,这个自我是你的人生路上的坚贞不渝的精神密友”。微博名是三兄弟,许多朋友好奇,是不是自己有另两个最好的兄弟,其实是有天有感于自我,人生是长途旅行,当下的自我与前一刻以及后一刻的自我截然不同却又不可分割,于是感觉昨天的我、今天的我、明天的我,我们仨是最好的兄弟。昨天的我,是需要接纳的自己,不管好坏,都已是过去;今天的我,是当下的我,最需要对自己负责,对明天的我负责;遇有再大的苦难,遇有再大的挑战,当下的我终究会过去,终有明天的我来承担后果。所以人生旅途,我们仨共同面对,爱自己,就是接纳、原谅昨天的我,感悟、享受当下的我,不断成长为更好的明天的我。今天的错误,必定要伤害到明天的我,所以,今天不可以虚度,要尽量少犯错。曾经豪气干云,有我们仨兄弟一起,龙潭虎穴、天涯海角尽可
评分怎么小时候读的还挺佩服的话,现在读起来这么肉麻呢。。。
评分生命的爱护与享受.
评分边读边想的感觉很不错
评分名字修改了三次,这一次最适合不过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