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法有法

书法有法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出版者:江苏美术出版社
作者:孙晓云
出品人:
页数:238
译者:
出版时间:2010
价格:48.00元
装帧:卢浩 魏申申
isbn号码:9787534432248
丛书系列:
图书标签:
  • 书法
  • 艺术
  • 孙晓云
  • 書法
  • 文化
  • 艺术史方法论
  • 中国
  • 专业/论著
  • 书法
  • 艺术
  • 书写
  • 传统
  • 文化
  • 技法
  • 学习
  • 汉字
  • 练习
  • 美学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美书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书法有法》是孙晓云女士的代表性书论著作,出版10年来,几经再版,畅销已久,深为书界内外读者追崇,成为广大读者品味中国书法的一本经典著作。曾先后由华艺出版社、台湾未来书城出版社、知识出版社等机构4次出版,每次再版,都在短时间内销售一空,创造了书法理论书籍销售量的最高纪录。

在这本专著中,孙晓云从古代生活方式、人的生理机能与纸笔器具的合理运用出发,重构古人的书写方法(笔法),在笔法与结构、章法之间建立一种必然联系,同时,对古代重要的书法理论与批评术语一一进行阐释,获得了它们的合法性与合理性。不仅如此,孙晓云还以此为轴心,为我们描述了书法史的纵向演变,以及书法之“法”对古代文人画传统的重大影响。

这次修订版在旧版内容上增加了孙女士对一些书法问题的最新认识和体会,并由多次荣获“中国最美图书”奖的书籍装帧艺术家卢浩先生精心设计,图版内容和整体形态焕然一新,充分体现出凤凰出版传媒集团旗下江苏美术出版社在艺术专业图书出版方面的较高品质。

作者简介

孙晓云,女,1955年8月生于南京。江苏省美术馆副馆长,江苏省文学艺术联合会副主席,江苏省妇女联合会副主席,中国书法家协会理事,行书委员会副主任,江苏省书法家协会副主席,南京市书法家协会主席,南京市文学艺术联合会副主席,国家一级美术师,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苏州大学博士生、硕士生导师,全国书法展、书法“兰亭奖”评审委员。中国科学院、中国书法院、中国人民大学、首都师范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南京大学、东南大学、财经大学、南京艺术学院等兼职教授、研究员。

书法作品曾7次获全国书法大奖,为全国获奖之最。10年来,先后4次由华艺出版社、台湾未来书城出版社、知识出版社出版学术专著《书法有法》,销售4万余册,创书法理论书籍销售量最高纪录。2010年由江苏凤凰传媒出版集团江苏美术出版社出版第五版《书法有法》。2006年、2010年先后由中宣部、江苏省委宣传部、南京市委宣传部等2次出资在中国美术馆举办“孙晓云书画艺术展”、“书法有法——孙晓云书法作品展”,荣宝斋出版社出版《孙晓云书法·绘画》作品集、《孙晓云书法精品选》,人民美术出版社出版《中国当代名家书法集孙晓云》等。

先后获“江苏省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首批全国宣传文化系统“四个一批”人才,“全国文化系统先进工作者”、“南京十大文化名人”,“全国德艺双馨文艺工作者”等称号,江苏省第十次、第十一次党代会代表,全国书法界唯一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代表大会代表。

目录信息

1 “中国”不如译成Calligraphy
2 引起困惑的三件事
3 “请循其本”
4 “便捷”是指什么
5 盲人摸象
6 怀疑“永字八法”
7 先说执笔
8  “五指”还是“五字”
9  “拨镫”极其形象
10 用“笔法”书写的字才叫“书法”
11 “人物是万物的尺度”
12 笔法产生的动机之一:裹锋与连续书写
13 笔法产生的动机之二:没有依托的书写
14 大胆的推理
15 笔杆的直径
16 笔毫的长短软硬
17 纸的起源与“动”“举”“握”“染”
18 《铡美案》的启示
19 笔法成于书写姿势
20 “古法”的绝唱
21 不自觉的丧失
22 桌子的功与过
23 “八分书”的解释
24 “向背”出形势
25 好大一头象
26 “章草”是书法演变的句号
27 “隶化”与“美化”的生理极限
28 三根细绳搓成一根粗绳——“完法”
29 了如指掌,烂熟于心——“尚法”
30 “结字因时而传,用笔千古不易” ——“变法”
31 最不愿承认的现实——“无法”
32 书法是视觉艺术吗
33 “屋漏痕”“坼壁之路”“折钗股”“锥画沙”“印印泥”解密
34 “无垂不缩,无往不收”答疑
35 “内擫”“外拓”词诠
36 最后有行书
37 “个性”是这样形成的
38 为“意在笔先”正言
39 转笔决定竖写左行
40 “指实掌虚”的传讹
41 “眇者不识日”
42 无意间“指鹿为马”
43 “帖学”的溃塌
44 重审“碑学”
45 求形似必堕“画字”
46 日本书法史略
47 何谓书法 何谓绘画
48 “书法的本质” ——没有结果的讨论
49 书法的万能钥匙
50 汽车上的顿悟
51 中国画的困惑
52 “骨法”即笔法
53 “书画”在这里“同源”
54 无笔法不成画
55 自古华山一条路
56 “文人画”是一座扑朔迷离的远山
57 “论画以形似,见与儿童邻”
58 “纸抄纸”
59 真实与无奈
60 箕子的故事
后记
重印后记
2010年修订版后记
孙晓云书法作品
· · · · · · (收起)

读后感

评分

读完之后,恍然大悟,原来一直玄之又玄的笔法其实如此简单,就是转动毛笔。看完立马拿出毛笔,比划一番,确有几分味道。 书中谈到,书体演变就是体现一个便捷的原则,书写工具选择、笔法使用与物质条件,坐姿等密切相关,作者的阐释条分缕析,令人信服。 此前在微信里看过一篇...  

评分

这是我读的第一本关于书法的书,属于“一本书说一个观点”的畅销书类别,但还是有用的,是打开了一扇门,对我这个外行来说,引起了对鉴赏书法的兴趣,而且作者的那个观点,不论对错,但她的那个钻研的劲头令人感动。  

评分

很多書都是要重讀的,尤其是像這本書。我覺得這本書講的最重要的一個觀點就是“指與筆”之間的關係,即如何“轉筆”,我還沒有完全弄明白,希望與各位同好切磋。

评分

南京是中国文化氛围浓厚的城市。我上大学时,有一次暑假,顺长江而下,夜晚江轮停驻南京,对其三大火炉之一的称号,略为有所感受。南京古称金陵,历来为学术、军事重镇。近代以来如当年太平军坐镇石头城,虎瞰东南半壁江山。我熟知的两个文化人,其一朱苏进,军旅作家,《康熙...  

评分

孙晓云是得奖专业户,多年来均被官方层面所接受; 沈尹默以来,能比孙晓云写得好的,可以数得出来吗! 有的人冠以美女书法家的称号,这样是噱头,也不无歧视女性的意思; 卫夫人者,书圣之师也;匹夫安敢如此  

用户评价

评分

想通了以后就豁然开朗了。

评分

这本书怎么能有8.6的高分,全是孙晓云自己的观点和理解,而且诸多偏颇,怎么能说是法。

评分

挤一挤,大概只有一半的篇幅。

评分

反复强调“转笔”的重要,但具体是什么样子的,比较驽钝,没看出来

评分

缺少灵气,钻死牛角尖。^_^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