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照
本名李明駿,1963年生,國立台灣大學歷史系畢業,美國哈佛大學博士候選人。
曾任民進黨國際事務部主任、《明日報》總主筆、遠流出版公司編輯部製作總監、國立台北藝術大學兼任講師、《新新聞周刊》總編輯等職,現為《新新聞周刊》副社長、「News98」《一點照新聞》主持人。
著有:長篇小說《吹薩克斯風的革命者》、《大愛》、《暗巷迷夜》。中短篇小說集《星星的末裔》、《黯魂》、《獨白》、《紅顏》、《往事追憶錄》、《背過身的瞬間》。散文《為了詩》、《新世紀散文家:楊照精選集》、《悲歡球場》、《場邊楊照》、《Cafe Monday》、《迷路的詩》、《軍旅札記》。文學文化評論集《我的二十一世紀》、《知識分子的炫麗黃昏》、《流離觀點》、《夢與灰燼》、《文學的原像》、《文學、社會與歷史想像》、《在閱讀的密林中》、《問題年代》、《十年後的台灣》、《面對未來最重要的50個觀念》等。
這是一本「關於故事的『故事』書」。用一個接一個故事來說明:喜愛故事是天生的,然而生活的規律反覆磨損了我們對於故事的敏感,同時也就弱化了說故事的本事,如果重新培養了說故事的能力,那就能夠在故事貧乏的時代,刺激創意並創造價值。
—楊照
楊照閱讀又深又廣,他以最明白曉暢的文字,飛躍故事海,與我們一起發現精采動聽的故事:中國古代的葉限故事,怎麼好像歐洲「灰姑娘」?一個在山中長大的小孩,因寫有關大海的作文被老師訓斥後,突然發現,靜止的山其實有很多動作與變化,從這個故事,我們清楚記住了日本諾貝爾作家大江健三郎作品的特色。
楊照循序漸進地條述:深藏在人類經驗中的故事衝動、故事的功能、說故事的方法,以及重新認識故事。巧妙分析小說和故事的異同,更進一步點出故事與人生如何貼近:它帶領我們離開世俗,找回素樸的童心,喚起共同的感受。重拾對故事的好奇心,就是重新認識自己,與世界對話。
故事包裝人生,人生演繹故事,故事可以激發創意,創造出無限的可能與價值:
◎搭迪士尼的雲霄飛車,不只是搭雲霄飛車,更是走進一個故事,體驗故事,並可以藉故事來轉述自己在列車上的感受。不會一開口只能說:「好高好快好刺激」,就不知道還能再講什麼了。
◎卡斯楚在一場電視轉播的演說中,向古巴人民承認蔗糖增產計畫失敗,卡斯楚把愚蠢的政策,講成了一個英雄受難動苦的故事。失敗讓人厭惡,然而英雄失敗的悲劇故事,卻會引來同情與諒解。
夜-迷-离:《故事效应》。如何将故事与创意创价联系起来?或许是个好玩的点子 追随的旅程:我一边演着我的故事,一边读着你的故事…演得痴狂,读到忘我…想读≪故事效应≫ 威尔老徐:《故事效应》。我想知道时政、历史和创意是如何拼成一个世界的。 tokyo3th:最想要《...
评分虽然信誓旦旦地扬言要在下学期开关于叙事的公选课,并自编讲义,但其实,还没开始备课(掩面)。而已屡屡有学生来询问,就是来讲故事给大家听的课么?就是介绍故事的主要内容、段落大意和中心思想么?短促的时间内,还真无法给他们说清楚叙事的谱系,也似乎无法扭转他们对于故...
评分近年来,以龙应台作品的热销为发轫,张大春、蒋勋、舒国治、朱天文等台湾作家“组团来袭”,让大陆的读者们品味到了宝岛文风之清新别致。而兼具作家、评论家和主持人等多重身份的杨照颇有些姗姗来迟,直到今日方有作品在大陆付梓。不过其刊行的第一本书《故事效应》并非他多年...
评分刚刚拿到一翻目录,顿时眼花了,这是什么目录。。。一条一条教条式的句子,神马“故事的功能”“说故事的方法”,一瞥之下差点以为是教幼儿园小朋友如何看图说话的启蒙书。当时就差点大叫坑爹把书丢了出去。 幸好,我读了下去。 我最佩服作者的是,他够胆在每一篇文章的前面...
评分如果说麦基爷爷的《故事》是讲如何讲好故事的话,这部书可以说是已有的有趣故事所引发的种种效应。内容不胀,但相当充实,在不到10万字的一部小书里穿梭历史,引经据典,作者杨照不愧是博学的大家。 每日睡前读上几则,遂觉得此日有个良好的结尾,可以涂上睡眠面膜安心入眠了...
我要写故事!
评分每一小节都是故事,用故事来讲故事的属性。前面几章挺有趣的,服,但到了后面讲的东西就有点牵强附会。感觉这本书侧重讲的都还是“故事怎么样怎么样”而不是教我们“如何去创意故事?” 附笔记:http://book.douban.com/annotation/30382300/
评分每個人天性都喜歡聽故事
评分我要写故事!
评分每一小节都是故事,用故事来讲故事的属性。前面几章挺有趣的,服,但到了后面讲的东西就有点牵强附会。感觉这本书侧重讲的都还是“故事怎么样怎么样”而不是教我们“如何去创意故事?” 附笔记:http://book.douban.com/annotation/30382300/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