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代域外天文学

唐代域外天文学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出版者: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
作者:钮卫星
出品人:
页数:299
译者:
出版时间:2019-12-1
价格:98.00元
装帧:平装
isbn号码:9787313211767
丛书系列:
图书标签:
  • 天文学
  • 科学史
  • 隋唐史
  • 科技史
  • 历史
  • 中古史
  • Astronomy
  • 唐代
  • 天文学
  • 域外
  • 中外交流
  • 古代科学
  • 天文史
  • 丝绸之路
  • 唐代文化
  • 天文学史
  • 国际视野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美书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本书通过考察域外天文学与唐代的社会、宗教、政治、文化等因素之间的互动关系,来探求和辨析唐代域外来华的天文学内容,揭示外来天文学与本土天文学发生冲撞和融合的过程,探讨外来天文学所带来的冲击和影响。本书的研究可为古代中外文化交流提供一个具体、详细的个案,它将以古代中外天文学交流为窗口,使人们进一步了解古代的中外科学文化交流盛况,以具体的事例来揭示人类文明自古以来都不是在孤立、封闭的状态下生长、发展起来的。本书的读者对象为对中国古代科技史、中外科学文化交流史感兴趣的学者、研究生、本科生和业余爱好者。

作者简介

钮卫星,男,1968年10月生,浙江湖州人。现任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科技史与科技考古系教授。毕业于南京大学天文学系(1990年本科)和中国科学院上海天文台(1993年硕士、1996年博士)。1995年8月受聘为上海天文台助理研究员,1999年4月调入上海交通大学任讲师。2001年8月任上海交通大学副教授。2006年8月至2019年4月为上海交通大学教授。主要从事天文学史、特别是中古时期中西天文学的交流与比较研究。是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汉唐时期沿丝路传播的天文学研究”首席专家。代表作有《西望梵天――汉译佛经中的天文学源流》等。

目录信息

第一章 引子:发生在盛唐时期的一桩“学术腐败案
1.1 朝野之间:“《大衍》写《九执》”一案中的“人际关系现场”
1.2 “唐梵参会”:“《大衍》写《九执》”一案中的“学术现场”
1.3 “较灵台候簿”:案件的判决及结果解读
第二章 唐代域外天文学来华的中外交流大背景
2.1 佛教来华之路径
2.2 佛经的翻译和佛经天文学来华
2.3 密教经典的翻译与唐代域外天文学的输入
第三章 唐代密教经典中的天文学
3.1 密教经典中的星宿体系
3.2 密教经典中的时节、历日和昼夜时分
3.3 密教经典中的日月交食
3.4 密教经典中的五星和七曜
3.5 密教经典中的罗睺、计都和九执
3.6 密教经典中的行星历表
第四章 唐代的域外星历表:以《七嚯攮灾诀》中的数理天文表为中心
4.1 《七曜攘灾诀》之版本流传和文本结构
4.2 《七曜攘灾诀》中的天球坐标系和历日纪年
4.3 《七曜攘灾诀》中的行星知识
4.4 《七曜攘灾诀》中的行星历表
4.5 《七曜攘灾诀》中的罗喉、计都历表
4.6 《七曜攘灾诀》中的天文学知识溯源
第五章 唐代的印度星占术:以《梵天火罗九曜》为代表
5.1 《梵天火罗九曜》释名
5.2 《梵天火罗九曜》的内容构成
5.3 《梵天火罗九曜》中的罗喉与计都
5.4 几点结论和讨论
第六章 “五通仙人”与《九执历》传承
6.1 对“五通仙人”的已有释读
6.2 汉译佛经中的“五通仙人”
6.3 “五通仙人”、婆罗门教与天文学
6.4 “梵天所造”之真意
6.5 余论
第七章 唐代民间小历《符天历》和印度近距历元来华
7.1 印度近距历元概念之来华及其影响
7.2 近距历元遭受排斥的原因
7.3 《符天历》的历元问题
7.4 《符天历》历元的确切日期
7.5 传世星命书、出土历日资料中的积日和《符天历》历元
7.6 《星学大成》所载十一曜行度算法中的积日和《符天历》历元
7.7 《九执历》的积日算法与《符天历》历元
第八章 唐代外来天文概念罗喉、计都的汉化和含义变迁
8.1 中国本土文化对罗喉、计都的吸收和排斥
8.2 唐宋之际道教典籍中的九曜和十一曜
8.3 十一曜源自《聿斯经》置疑
8.4 醮仪、崇道、术士、历算家和十一曜的传播
8.5 质疑“四余”和删除紫气
第九章 余论:唐代外来天文学的本土影响
参考文献
索引
· · · · · · (收起)

读后感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用户评价

评分

3.5 刚想说作者的研究对文化自信不利,没想到作者最后祭出了人类命运共同体,学到了。整体上半本是数据和资料半本是考证。有趣的还是“《大衍》写《九执》”的指控并不是现代人以为的知识产权纠纷,而是指控《大衍历》没有完整地“抄袭”《九执历》。罗睺、计都概念从黄白升交点和月球轨道远地点到罗睺为黄白降交点,计都为升交点,新的月孛代替计都原来的天文含义值得注意。最后,转写看得挺糟心,不如不弄这些花里胡哨的。

评分

3.5 刚想说作者的研究对文化自信不利,没想到作者最后祭出了人类命运共同体,学到了。整体上半本是数据和资料半本是考证。有趣的还是“《大衍》写《九执》”的指控并不是现代人以为的知识产权纠纷,而是指控《大衍历》没有完整地“抄袭”《九执历》。罗睺、计都概念从黄白升交点和月球轨道远地点到罗睺为黄白降交点,计都为升交点,新的月孛代替计都原来的天文含义值得注意。最后,转写看得挺糟心,不如不弄这些花里胡哨的。

评分

可惜对其天文学本身部分无法看懂,只能听其结论矣

评分

3.5 刚想说作者的研究对文化自信不利,没想到作者最后祭出了人类命运共同体,学到了。整体上半本是数据和资料半本是考证。有趣的还是“《大衍》写《九执》”的指控并不是现代人以为的知识产权纠纷,而是指控《大衍历》没有完整地“抄袭”《九执历》。罗睺、计都概念从黄白升交点和月球轨道远地点到罗睺为黄白降交点,计都为升交点,新的月孛代替计都原来的天文含义值得注意。最后,转写看得挺糟心,不如不弄这些花里胡哨的。

评分

第一时间下单,读完,感觉就是之前论文的整合汇编吧,内容不算丰富,老生常谈的部分比较多。不过还是很羡慕钮先生,可以学贯中西,兼通文理,仰望星空,脚踏实地,因为专门治天文学史,对佛道教文献中相关材料的解读有着独到的眼光和巨大的优势。此外,外来星命学对本土算命术的影响、密教星占学与道教星神崇拜的关系等等确实是很有意思又相当困难的课题啊,可惜又懂天文,又会星占,还熟悉佛道教文献的人太少了。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