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e Lifecycle of Software Objects

The Lifecycle of Software Objects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出版者:Subterranean
作者:Ted Chiang
出品人:
页数:150
译者:
出版时间:2010-7-31
价格:USD 25.00
装帧:Hardcover
isbn号码:9781596063174
丛书系列:
图书标签:
  • 科幻
  • TedChiang
  • 特德·姜
  • 美国
  • 小说
  • 特德·蒋
  • SciFi
  • SF
  • 科幻小说
  • 人工智能
  • 数字生命
  • 科技伦理
  • 未来社会
  • 虚拟现实
  • 成长叙事
  • 人机关系
  • 数字遗产
  • 技术哲学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美书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What's the best way to create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In 1950, Alan Turing wrote, 'Many people think that a very abstract activity, like the playing of chess, would be best. It can also be maintained that it is best to provide the machine with the best sense organs that money can buy, and then teach it to understand and speak English. This process could follow the normal teaching of a child. Things would be pointed out and named, etc. Again I do not know what the right answer is, but I think both approaches should be tried.'

The first approach has been tried many times in both science fiction and reality. In this new novella, at over 30,000 words, his longest work to date, Ted Chiang offers a detailed imagining of how the second approach might work within the contemporary landscape of startup companies, massively-multiplayer online gaming, and open-source software. It's a story of two people and the artificial intelligences they helped create, following them for more than a decade as they deal with the upgrades and obsolescence that are inevitable in the world of software. At the same time, it's an examination of the difference between processing power and intelligence, and of what it means to have a real relationship with an artificial entity.

作者简介

目录信息

读后感

评分

这本书没有史诗性的构架,没有瑰丽的描写,没有解决问题的某个简单猜想,相反,特德姜提出了一系列很困扰读者的问题,草草想来,起码有如下几个:      1. 人工智能从模拟世界移植到真实世界时它会有怎样的感受?      2. 人工智能的成熟标准是否与人类相同? ...  

评分

文字稳扎稳打 很舒服 没有斧凿的痕迹 但是故事比较日常 而且是故意表现得很日常 有点儿童读物的味道 果然不合我的口味呀 等我再看看 反悔的时候再来改哈 凑字 凑字凑字凑字凑字凑字 凑字凑字凑字凑字凑字凑字

评分

视角很独特,尝试从一个电子宠物的角度阐述爱、坚持的道理。 文章本身比较平淡,但是内核架构很有创意——用代码模拟基因甚至是灵魂。但个人觉得这也是文章本身的弱点:总觉得基因很难变化;灵魂更是虚幻飘渺。把这些变成代码——可轻易重写重构——总觉得缺乏了厚重感,难以实...  

评分

所读为2011年9月《科幻世界·译文版》Ent译本 文/caesarphoenix 《译文版》刊登过非常多杰出的中篇小说,例如海因莱因的《太空孤儿》(以飞船为宇宙的孤儿发现世界探索未知的旅程)、乔治·马丁的《围城》(意识穿越回关键时间点改变历史,《源代码》...  

评分

这本书没有史诗性的构架,没有瑰丽的描写,没有解决问题的某个简单猜想,相反,特德姜提出了一系列很困扰读者的问题,草草想来,起码有如下几个: 1. 人工智能从模拟世界移植到真实世界时它会有怎样的感受? 2. 人工智能的成熟标准是否与人类相同? 3. 经验作为一个算法,是...  

用户评价

评分

这篇让我最感兴趣的就是用淡定写实的语气讲述了人工制造意识甚或是「灵魂」的可能性,以及其中涉及的各种伦理和社会问题。话题不新鲜,但写的方式和角度很喜欢,充满了同情与爱。

评分

特德姜在我心中落下神坛的一篇,露出了弱点,其他只是单纯三观不合,对那种柔软富有情感的地方感到厌烦

评分

中文版载于科幻世界译文版2011年9月号。这个长度似乎是特德姜不曾挑战过的,所以稍稍松散了一些。整篇文章探讨的问题,与其说是软体更新,倒不如说是教育的困境。面对一种很快就被淘汰掉的人工智能,没有人能判断它们要接受怎样的教育、最终选择怎样的“生活”。而从主角的坚持中,也能窥知作者特德姜的坚持——在技术时代坚持人文传统。这篇小说提出的问题是很有趣的,可惜笔调过于平淡了。作为脑残粉,给出四星评价。

评分

朋友推荐的一本中篇科幻小说,在匆匆地现代交通工具中把它读完了。与其说是一本关于人工智能的科幻小说,不如说是一本对于生命的探讨,我们需要的是自由意志的智能体吗?

评分

中文版载于科幻世界译文版2011年9月号。这个长度似乎是特德姜不曾挑战过的,所以稍稍松散了一些。整篇文章探讨的问题,与其说是软体更新,倒不如说是教育的困境。面对一种很快就被淘汰掉的人工智能,没有人能判断它们要接受怎样的教育、最终选择怎样的“生活”。而从主角的坚持中,也能窥知作者特德姜的坚持——在技术时代坚持人文传统。这篇小说提出的问题是很有趣的,可惜笔调过于平淡了。作为脑残粉,给出四星评价。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