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性主义史学研究

理性主义史学研究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出版者:
作者:黄冬敏
出品人:
页数:199
译者:
出版时间:2010-6
价格:16.00元
装帧:
isbn号码:9787807613954
丛书系列:青年学术文库
图书标签:
  • 历史哲学
  • 黄冬敏
  • 启蒙运动
  • 西方史学史
  • 法国
  • 史学理论
  • 理性主义
  • 史学
  • 研究
  • 哲学
  • 方法论
  • 历史思想
  • 认识论
  • 学术史
  • 批判
  • 逻辑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美书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理性主义史学研究•以十八世纪的法国为中心》介绍:

理性主义史学及其所阐释的政治、伦理、宗教问题是组成西方社会机构、制度的基础的问题,他们或嘲讽、或损益、或臧否,都是一种人类精神自识的表现,他们构筑的理想并不是新的,是继承着古往的理想,在新的时代条件下继续人类的梦想,这是人类对自身的探寻,或忧虑、或悲伤、或欣喜,吸引着人们向前追寻。

作者简介

目录信息

导言
一、国外研究概况 004
二、国内研究概况 016
第一章 理性主义与欧洲启蒙运动 020
第一节 理性主义思潮与欧洲启蒙运动的社会思想 022
第二节 启蒙思想的传播与社会化 037
第三节 理性主义史学 044
第二章 理性主义史学的历史思想 054
第一节 理性主义史学的社会史观 054
第二节 理性主义史学的世界史观 066
第三节 理性主义史学的进步史观 082
第三章 理性主义史学与宗教 090
第一节 理性与天启的颉颃 090
第二节 理性的宗教主张 107
第四章 理性主义史学与启蒙方案 130
第一节 伦理—政治史观 130
第二节 文雅社会的建构 140
第五章 理性主义史学的史学理论 147
第一节 理性主义史学的研究方法  147
第二节 历史因果与历史解释 163
第三节 理性主义史学的写作特点 167
结语 176
一、理性主义史学的意义 177
二、薪尽火传——西方人文传统的赓继 182
参考文献 186
后记 197
· · · · · · (收起)

读后感

评分

每一阶段,人追求的历史认识价值观都是特定的。原始社会时期,人们由于缺乏对自然界及人类社会自身的认识,对死亡十分恐惧,于是“灵魂不灭”成为他们的核心观念。古代文明社会时期,人们逐渐认识到神的局限性,开始“重人事轻鬼神”,“真实的人性”成为关注的焦点。这一点可...

评分

每一阶段,人追求的历史认识价值观都是特定的。原始社会时期,人们由于缺乏对自然界及人类社会自身的认识,对死亡十分恐惧,于是“灵魂不灭”成为他们的核心观念。古代文明社会时期,人们逐渐认识到神的局限性,开始“重人事轻鬼神”,“真实的人性”成为关注的焦点。这一点可...

评分

每一阶段,人追求的历史认识价值观都是特定的。原始社会时期,人们由于缺乏对自然界及人类社会自身的认识,对死亡十分恐惧,于是“灵魂不灭”成为他们的核心观念。古代文明社会时期,人们逐渐认识到神的局限性,开始“重人事轻鬼神”,“真实的人性”成为关注的焦点。这一点可...

评分

每一阶段,人追求的历史认识价值观都是特定的。原始社会时期,人们由于缺乏对自然界及人类社会自身的认识,对死亡十分恐惧,于是“灵魂不灭”成为他们的核心观念。古代文明社会时期,人们逐渐认识到神的局限性,开始“重人事轻鬼神”,“真实的人性”成为关注的焦点。这一点可...

评分

每一阶段,人追求的历史认识价值观都是特定的。原始社会时期,人们由于缺乏对自然界及人类社会自身的认识,对死亡十分恐惧,于是“灵魂不灭”成为他们的核心观念。古代文明社会时期,人们逐渐认识到神的局限性,开始“重人事轻鬼神”,“真实的人性”成为关注的焦点。这一点可...

用户评价

评分

看的是博士论文,框架分的还算细致,讨论的问题也很有趣,比如社会化、启蒙方案、与宗教的关系之类。特别是《薪尽火传——西方人文传统的赓继》一篇的文笔不错,综述回顾也比较到位。只是所针对的史家就这么几个:伏尔泰、吉本、孔多塞、弗格森、休谟。所做的分析也是流于静止的,没有文化圈的意识及传播、构建的阐释,导致阅读时显得有些零碎。问题可能是出于写法太过传统保守的缘故。每个论题下,都是先交代时代背景,再就专题提一几个论点,分别引一两个人物的几句原文,没啥纵深性。而且英文参考文献有装逼之嫌,貌似主体没怎么用到。整体上看看还行吧。

评分

看的是博士论文,框架分的还算细致,讨论的问题也很有趣,比如社会化、启蒙方案、与宗教的关系之类。特别是《薪尽火传——西方人文传统的赓继》一篇的文笔不错,综述回顾也比较到位。只是所针对的史家就这么几个:伏尔泰、吉本、孔多塞、弗格森、休谟。所做的分析也是流于静止的,没有文化圈的意识及传播、构建的阐释,导致阅读时显得有些零碎。问题可能是出于写法太过传统保守的缘故。每个论题下,都是先交代时代背景,再就专题提一几个论点,分别引一两个人物的几句原文,没啥纵深性。而且英文参考文献有装逼之嫌,貌似主体没怎么用到。整体上看看还行吧。

评分

看的是博士论文,框架分的还算细致,讨论的问题也很有趣,比如社会化、启蒙方案、与宗教的关系之类。特别是《薪尽火传——西方人文传统的赓继》一篇的文笔不错,综述回顾也比较到位。只是所针对的史家就这么几个:伏尔泰、吉本、孔多塞、弗格森、休谟。所做的分析也是流于静止的,没有文化圈的意识及传播、构建的阐释,导致阅读时显得有些零碎。问题可能是出于写法太过传统保守的缘故。每个论题下,都是先交代时代背景,再就专题提一几个论点,分别引一两个人物的几句原文,没啥纵深性。而且英文参考文献有装逼之嫌,貌似主体没怎么用到。整体上看看还行吧。

评分

看的是博士论文,框架分的还算细致,讨论的问题也很有趣,比如社会化、启蒙方案、与宗教的关系之类。特别是《薪尽火传——西方人文传统的赓继》一篇的文笔不错,综述回顾也比较到位。只是所针对的史家就这么几个:伏尔泰、吉本、孔多塞、弗格森、休谟。所做的分析也是流于静止的,没有文化圈的意识及传播、构建的阐释,导致阅读时显得有些零碎。问题可能是出于写法太过传统保守的缘故。每个论题下,都是先交代时代背景,再就专题提一几个论点,分别引一两个人物的几句原文,没啥纵深性。而且英文参考文献有装逼之嫌,貌似主体没怎么用到。整体上看看还行吧。

评分

看的是博士论文,框架分的还算细致,讨论的问题也很有趣,比如社会化、启蒙方案、与宗教的关系之类。特别是《薪尽火传——西方人文传统的赓继》一篇的文笔不错,综述回顾也比较到位。只是所针对的史家就这么几个:伏尔泰、吉本、孔多塞、弗格森、休谟。所做的分析也是流于静止的,没有文化圈的意识及传播、构建的阐释,导致阅读时显得有些零碎。问题可能是出于写法太过传统保守的缘故。每个论题下,都是先交代时代背景,再就专题提一几个论点,分别引一两个人物的几句原文,没啥纵深性。而且英文参考文献有装逼之嫌,貌似主体没怎么用到。整体上看看还行吧。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