埃米爾·路德維希(Emil Ludwig,1881-1948)。德國作傢,以撰寫通俗傳記而享有國際聲譽。所寫傳記強調人物個性,被稱為"新傳記派",是20世紀最偉大的傳記作傢。
路德維希1881年生於德國布雷斯勞(今屬波蘭)。他在大學的專業是法學,卻選擇瞭作者和記者生涯。1906年移居瑞士,並於1932年獲瑞士國籍。《歌德傳》及《拿破侖傳》的齣版使他成為享譽世界的傳記作傢,他開創瞭傳記寫作的新流派,以描寫人物的心路曆程以及性格分析而享有盛名。代錶作品有《拿破侖》、《俾斯麥》、《歌德》、《人之子》、《林肯》、《興登堡》、《剋婁巴特拉:一個女王的故事》、《羅斯福:命運和權利的研究》、《三幅畫像:希特勒、墨索裏尼、斯大林》、《貝多芬》、《奧瑟羅》、《藍色地中海》、《青白尼羅河》等……
另外還有描寫德國公元800年至公元1941年的為德國二戰所寫的《德國人》。
《德國人:一個民族的雙重曆史》是德國著名作傢艾米爾•路德維希創作的一部震撼人心的史詩。它刻畫瞭德國從公元800年到20世紀40年代的盛衰史。這不是一部通常的編年史,而是通過對德國曆史風雲人物有血有肉的描繪,使讀者似乎身曆其境,重溫韆百年來的德國人曆史。
作者懷著愛恨交織的心情,迴顧德國人非同尋常的曆史。他以摯愛的筆觸探討德國人為人類文明作齣巨大貢獻的奧秘。在他看來,浮士德身上永無休止的渴求精神,是德國人最大的動力。德國人正是以這種嚴肅認真、孜孜以求、永不滿足的精神,攀登人類文化的高峰。
看立意和章节的设置,应该是一本很不错的书。可以译文读起来有些许的凌乱,有的地方语句不通顺,一点不像中文的表述习惯和方法。如此一来,再好的书也打了折扣了。www.dangdangshudian.net
評分曾经微博上有过一个说法,说希特勒穷困潦倒时接受过旅德华侨的资助,当他得势之后努力修好与蒋介石的关系,二战爆发后期待统一世界与中国平分天下以资报答。这不难看出这种说法是中国人充满阿Q精神的意淫,因为作者特意强调了德国人骨子里的奴性,所以在这篇书评里我会试着把德...
評分一本很厚的书,翻开后发现图文并茂,其实我并不是标题党,只是看到这样的书名,不禁想看看何许人也,是怎样来写这样的宏大的题目,德国人,三个字掷地有声,一群富有历史、苦难的民众,究竟该怎样的描述。 德意志的概念向来存在于德国人居住的地方,或者是,讲德语的地方,...
評分其实不光德国有其双重历史,任何民族都有所谓的“政统”和“道统”。这一点放在中国同样有效。但是当你客观的去分析两者的时候同时应该注意: 不能把一个民族的罪行简单的归结于“政统”的意志,而忽略掉“道统”。其实这两个是相互影响,互相作用的。 没有日本民众的支...
評分这是歌德的国度,是思想与艺术的国度;这又是希特勒的国度,是战争与暴政的国度。那个培育出无数诗人、哲人与音乐家的德国,那个为世界文化宝库贡献出无数财富的德国,为何竟会是一场场血腥悲剧的始作俑者?在本书中,作者试图通过分析德国人的民族性格得出自己的答案。 本书于...
從批判的角度來寫,有時候我都看不下去。。跟特定的環境有關吧,感覺某些看法過於偏激瞭
评分把黎塞留翻成“裏奇林”真是令人瞠目結舌:)【更新:“一個叫剋裏奧爾的年輕人”】讀完:雖然作者主觀情感態度擺在那裏瞭,慶幸自己對德國史有基本瞭解。
评分翻譯有很多問題,有些地方銜接不好,大部分地名翻譯還算正常,但是普魯士沒統一德意誌之前的稱謂值得商榷,有些地方缺少必要註釋。作者寫的邏輯性也有問題,敘事並非按照完全的時間線,雖然是按年代+人物介紹的,但是是跳著來的。而且不客觀,帶著個人情緒,偏見。語言生硬,看上去不像一本介紹德國歷史人文的著作,更像是柏楊那本醜惡的中國人的批判之書
评分哎,批判德國人
评分作者明明是美國人,非要定義成德,米是多喜歡營造“我殺我自己”的幻覺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書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