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80后的女子,为了去西藏,不顾家里的反对,放弃了读大学的机会,结束电视台的实习工作。以出走的决绝姿态,坐上火车去拉萨。从广州出发,经历四千里路云和月,为自己的灵魂吸氧。在西藏,她并不像一般观光者一样,上车睡觉,下车拍照,走马观花般游览景点。而更宁愿接近西藏看不到的内在本质。她始终站在暗处里,以一个窥看者的身份,进入西藏的心脏——拉萨。
她无意介绍大昭寺,小昭寺的景点,但她对八角街里的朝圣者特别感兴趣。试着与他们同吃,同住,同修,同行。零距离的接触朝圣者吃喝拉撒等形而下的生活内容。她发现藏民的生活,是那么的严肃,痛苦或幸福是那么的真实, 每个事件都愈发具有不可思议的重大意义。在真正了解拉萨后,她发现外人对拉萨,对西藏存在太多误解。外来人将西藏形容成天堂的圣洁之地。他们对西藏的诗意想象,来自于布达拉宫,纳木错,八廓街的表面…
她以西藏作为参照系,以此来窥看缺失信仰的庸俗之人。生命是如此的卑微,渺小,不足为道。她带着哲学性思维,思考生命的有限性,而宗教的无垠。同时她又带着人文主义的眼光,思索着西藏的现代化与传统,全球化与民族文化,新与旧,过去与现在,现在与将来,变与不变间的关系。一方面,她为她所看见的西藏,现代化进程,思想的进步而欣喜。另一方面,她又为她所看不见的西藏,年轻一代藏族人对本族文化的厌倦,对信仰的怀疑,对宗教精神需索的缺失,而担忧。在西藏经济的进步与发展,得与失之间,她不断调整自身的位置,不断进行一轮轮的反思。
这边书最大的不同,在于作者并不是在写旅游书,或是攻略。而是写一个外来女子进入西藏的真实反应。她与八十后不一样,当八十后享受着后现代社会带来的物质满足时,她已逃离城市的牢狱,背上行囊,用脚思想。她对现代文明保持怀疑精神,对现代文明派生出来的产物有所抗拒,并时刻处于警觉之中。
这本书不是在写千篇一律的能看到西藏,而是在呈现一个外来者无法进入的西藏。可以说,是一个八十年代女子内在对世界的反应。不仅仅在说西藏,也是对照所处的生活。
“当太阳收起了温暖的光华 疲惫的我想要休息一下 含着泪水闭上沉重的眼帘 一个人默默走向梦的天涯 梦中的世界像一幅画 梦中的自己是那么高大 梦里梦到了你梦到个笑话 梦到所有的美好和我的家 你说梦中的我有一点傻 你说梦中的你不会害怕 千万别把我唤醒让我去吧 ...
评分我是在去墨脱之前凑巧在机场买的这本书。当时看着,还是有份好奇心在里面。 真正走过墨脱之后,其实墨脱已经不再与世隔绝,世外桃源。 西藏不是一种炫耀。西藏是一种暗藏在心里的汹涌的暗流。难以言表。 墨脱的路,其实就那样一步一步的走过了。生生死死都平静如水,人间仙境...
评分认识顾野生大约有三四年了。 第一次见她是08年去四川支教,我们先是在网上通了信息,她说想去。我说,不好,你一个女孩子,又这么小,那时候她在上高二,才17岁而已。 她却很坚持:善生,希望你能带我去。 在成都火车站碰面,第一感觉就是很坚韧的女子。那么小,...
评分本来对这本书是无甚兴趣的,大概是看了几本水准不高的游记之后便产生了一种负面的根深蒂固的思想:这本书大概内容估计就是自诩文艺的小孩子心情一不好就跑到西藏去放逐自己一番,然后回来写几了篇味同嚼蜡的游记。 却因为开篇的一句话,让我忍不住想写些什么,又忍不住读了下...
评分不是每个人都能顺从内心的呼唤去走自己人生的路。但有些人能。我不是那种人,所以对他们的内心感到好奇。于是我买了这本书。 总有些人的人生是写意的,我不想过多地去体会。因为怕影响我自己的生活。 作者并不是做了我想做儿不敢做的事,所以我并不羡慕。她只...
朋友野生西藏的小生活细节挺有趣,观察挺独到。
评分这两颗星完全只是出于同在路上给的 实在是不咋滴
评分只能说,简介很美好。。。
评分现在还有人以为这是朝圣么?太过单薄了,罗列的多,分析的少,如果从我理解的作者意图来看的话
评分朋友野生西藏的小生活细节挺有趣,观察挺独到。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