薄伽丘(1313-1375)
義大利作家。他出生在巴黎,早年在那不勒斯經商,後半後大部分時間住在佛羅倫斯。在這城邦的政治鬥爭中,他擁護共和政體。他是彼特拉克的好友,和彼特拉克一樣酷愛研讀古代文化典籍。薄伽丘是個多產作家,寫過傳奇、敘事詩、史詩、短篇故事集等。從一三四八年起動筆,五年完成其最出色的作品《十日談》,敘述一三四八年黑死病流行時,十名青年男女在鄉村別墅避難,終日遊玩歡宴,每人每天講一則故事,十天講了一百則故事,故書名為《十日談》。一三七四年,好友彼特拉克病逝,薄伽丘失去了最好的朋友和知音,精神上遭受沉重的打擊。一三七五年,在病痛和貧困中辭世。教會沒有放過他,挖掉他的墳墓並砸毀他的墓碑。但《十日談》為作者在所有讀者心中樹立了一座真正的紀念碑。
《十日談》內容辛辣,描寫現實社會的各個層面,背景是西元一三四八年已經遭受到黑死病大災難侵襲後的佛羅倫斯。故事裡,一小群貴族年輕人──三位青年與七位少女,決定離開這危險又悲慘的地方,前往一座位於Fiesole山丘上、有陽光籠罩的別墅。過了幾天快樂生活後,為調劑生活而相約每日每人講一個有趣的故事,這書就收集了那十日所講的一百篇故事。
透過這些故事,作者揭露教會的黑暗和腐敗,諷刺教士的奸詐和偽善,讚賞手工業者、商人的智慧和才幹,歌頌真摯的愛情和高尚的情操。其中有些故事有放縱情欲的描寫,對個人主義行為的讚揚,表現了作者資產階級人生觀的視野。正如《神曲》為義大利詩歌奠定了基礎一樣,《十日談》為歐洲近代短篇小說開啟了先河。
首次在義大利出版即一炮而紅、一版再版。直到一九五○年,此書仍名列英、美等國禁書黑名單上。《十日談》透過對天主教會與神職人員之嘲諷,帶領讀者擁抱人∕性,重新以人為中心,坦然面對自己現實情愛人生的七情六欲,並品嚐其酸甜苦辣的果實。這部情色經典深具劃時代意義,不禁令人發出「但丁結束了一個時代,薄伽丘開創了另一時代」之讚!
初1的时候读了这本书感觉自己被忽悠了,去找语文老师,老师曰:只有阅读人类龌龊的一面才能体会到世界的美好。 撞墙中。
评分终于把《十日谈》这本巨册的书给翻完了,书中一百个故事,思想境界不在同一水准,存在较高比例的平庸的故事。所以看这书大可不必像我这样无聊,把一百个故事逐一看一次,这样很浪费时间。 我看到第二日的时候就准备找这种节选的单子,但是没能找到。所以,为了以后谁谁谁看这本...
评分初1的时候读了这本书感觉自己被忽悠了,去找语文老师,老师曰:只有阅读人类龌龊的一面才能体会到世界的美好。 撞墙中。
评分文藝复興的文學和藝術講究『人>,十日談大談男女之愛,偷情之愛,可見當時的社會禁欲之嚴重。 我想任何藝術作品都是渴望沖破某種枷鎖,得到某種自由。 不喜歡的是那種黑就是黑,白就是白,那種特黑白分明的思想。好中有壞,懷中有好,人之所以為人,一獸一神。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