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燃烧的原野》是胡安·鲁尔福的短篇小说集,这些作品展现了墨西哥的乡村世界,描写了1910年墨西哥资产阶级革命后的现实生活,深刻地暴露了其革命的不彻底性。对这本故事集,评论界相当重视,从叙述学、人类学、社会政治等角度切入,把这十几个故事颠来倒去地解剖把玩。在文学史上,它被当成是墨西哥现代文学的开创性作品之一。
胡安·鲁尔福(1918—1986) 墨西哥小说家,被誉为“拉丁美洲新小说的先驱”,一生只留下篇幅极其有限的作品,却被历代文豪奉若至宝。出生于墨西哥农村,在孤儿院长大。贫苦的童年并未遮掩他求知的欲望和创作的才华。他的第一篇短篇小说便是由自己创办的刊物《面包》刊发的。此后他创作了一系列短篇小说,并于1953年以《燃烧的原野》为题结集出版。
1955年,《佩德罗·巴拉莫》出版后,一度乏人问津,有人认为它“写得很好”,也有人认为它是“一堆垃圾”。鲁尔福平静地面对着这一切。写完了小说,还是安心地做他的汽车轮胎推销员。几年后,《佩德罗·巴拉莫》声名鹊起,奠定了作家在拉美文学中的地位,鲁尔福却从此不再写任何小说。
这部作品给我的印象不深,看过之后,写收评都无从写起。因为,书的腰封上写有《百年孤独》作者最顶礼膜拜的鲁尔福的大作,就卖了。 作品展现了墨西哥的乡村世界,描写了1910年墨西哥资产阶级革命后的现实生活,深刻地暴露了其革命的不彻底性。对这本故事集,评论...
评分这部作品给我的印象不深,看过之后,写收评都无从写起。因为,书的腰封上写有《百年孤独》作者最顶礼膜拜的鲁尔福的大作,就卖了。 作品展现了墨西哥的乡村世界,描写了1910年墨西哥资产阶级革命后的现实生活,深刻地暴露了其革命的不彻底性。对这本故事集,评论...
评分 评分至少在中国大陆,大概有不少人都是因为马尔克斯的那番推崇备至的话才去读胡安·鲁尔福的。这不能怪阅读的“势利”,阅读行为大部分就是在文学史家、文学评论家的引领之下的。 这本短篇小说集展现的是墨西哥哈利斯科州的乡土世界,讲农民的故事。鲁尔福笔下的农村,让人感觉到...
评分摘自《第一财经日报》 作者:云也退 辛亥革命百年,又想起了鲁迅的小说。华老栓、祥林嫂们的形象鲜活不减当年。革命之前如何,革命之后依然如何,牺牲者的血成了愚民嘴里的药材,教科书上说这是“不彻底性”所致,那么“彻底的”革命又给祖国带来了怎样的一派新面貌呢? ...
我能感觉其中存在某种诗意,但是它没能打动我。也许是翻译的问题。
评分没什么大意思。尽管我迷恋《佩德罗巴拉莫》。
评分鲁尔福同志是广大劳动人民的好朋友。
评分行文较流畅,符合读者阅读习惯
评分这些故事太迷人了!鲁尔福笔触冷酷,用完全局外人的叙事语调冷静地描绘墨西哥农村的生活画卷,这片土地上的苦难与生死。同一作品内的叙事角度转换造成一种小说内部的丰富声音。通过营造清冷、黑寂的“人鬼之间”似的气息,通过不动声色的讽刺和反讽,鲁尔福表达了他对家乡土地的深爱之情。其中《那个人》、《卢维纳》、《你听不到狗叫》、《安纳克莱托 莫罗内斯》四篇是我最喜欢的,放在任何时代都会是短篇中的杰作。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