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益訴訟與社會公正

公益訴訟與社會公正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2025

出版者:法律
作者:李卓
出品人:
頁數:273
译者:
出版時間:2010-4
價格:25.00元
裝幀:
isbn號碼:9787511804891
叢書系列:
圖書標籤:
  • 法學
  • 公益訴訟
  • 社會公正
  • 法律
  • 環境
  • 人權
  • 弱勢群體
  • 公共利益
  • 訴訟製度
  • 法治
  • 社會問題
想要找書就要到 小美書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具體描述

《公益訴訟與社會公正》內容簡介:公益訴訟直接關係到權利的保護、社會的穩定、司法的功能等一係列重大問題。為瞭拓寬我國的公共利益的救濟方式,填補立法空白和法律的漏洞、為非直接利害關係進入司法救濟程序提供理論支持,《公益訴訟與社會公正》結閤訴訟法與法理學的雙重研究視角,重點研究瞭公共利益的可訴性問題;公益訴訟的正當性;公益訴訟的可行性三個方麵的核心內容。《公益訴訟與社會公正》以訴訟目的的分析為研究的起點,尋找公益訴訟與權利的契閤基礎,依照“公共利益——公益權利——(受損)權利救濟——公益訴訟”的邏輯主綫展開論述。《公益訴訟與社會公正》綜閤法理學、法社會學等不同學科的交叉和比較藉鑒、實證分析等多種研究方法的運用,首次提齣瞭公益訴訟的權利基礎是“公益訴權”,提齣公益權利的概念、性質。以“公益訴權”的實體和程序的雙重內涵為基礎,論證公益訴訟的正當性。以社會公正為目標,凸顯公益訴訟對社會弱勢群體權利救濟的理論依據和實際效果。

著者簡介

李卓,女,1973年11月生人.法學博士,1992年~1996年遼寜大學法律係本科,1996年~1999年遼寜大學訴訟法專業碩士研究生.2002年~2006年吉林大學理論法學專業司法學方嚮博士研究生,2007年9月~2009年9月中國社會科學院法學研究所博士後。現任遼寜大學法學院副教授,研究方嚮民事訴訟法、司法製度。遼寜大學“校優秀青年教師”、“中青年骨乾教師”。遼寜省訴訟法學會常務理事。

在《法製與社會發展》、《當代法學》、《法律適用》等國傢級核心期刊和全國法律類核心期刊上發錶學術論文二十餘篇;主持、參與國傢級科研立項三項。主持遼寜省社會科學基金項目、遼寜經濟社會發展研究課題、遼寜省教育廳等省級科研項目七項。遼寜省政法係統理論研究優秀成果大奬賽獲一等奬;“遼寜法治論壇”論文獲得一等奬。

圖書目錄

導論/1 一、公共利益的可訴性/3 二、公益訴訟的正當性/6 三、公益訴訟的可行性/7上篇 基礎理論篇第一章 公共利益的概述/11 一、公共利益解析/11 (一)立法的遺留:公共利益的不確定性/11 (二)概念的模式:公共利益的適用標準/18 二、公共利益的司法救濟/24 (一)公共利益司法救濟的曆史考察/24 (二)公共利益司法救濟的理論依據/27第二章 公益訴訟與社會公正/37 一、公益訴訟的內涵分析/37 (一)公益訴訟的概念界定/37 (二)公益訴訟的特徵分析/40 二、公益訴訟與實質公正/45 (一)社會實質正義的實現與訴訟功能的修復/45 (二)踐行社會自治與維護社會秩序/47 (三)社會弱勢群體的“接近正義”運動與社會公正/49第三章 公益訴訟的權利基礎/60 一、公益訴權的選定/61 (一)“訴訟目的”與公益訴權/61 (二)關於公益訴權的學說/62 二、公益訴權的內涵/64 (一)公益訴權的雙重內涵/64 (二)公益訴權的構成要件/70 三、公益訴權的性質/74 (一)公益訴權是社會閤作的直接結果/74 (二)公益訴權是社會衝突的化解手段/80 (三)公益訴權是社會秩序的實現途徑/87 (四)公益訴權是“權利本位”的直接體現/91中篇 社會迴應篇第四章 公益訴訟與社會轉型/97 一、社會轉型:公益訴訟的社會背景/97 二、學術立場:法律的社會迴應要求/99 (一)社會轉型與社會學的呼應/99 (二)法社會學的研究框架與進路/107 三、時代價值:公益訴訟的社會迴應/115 (一)社會弱勢群體的司法救濟/115 (二)公益訴訟促進社會可持續性發展戰略的實現/126第五章 公益訴訟與社會迴應/128 一、迴應社會:公益訴訟製度設計的起點/128 二、法律閤作主義:公益訴訟製度設計的基本理念/132 (一)法律閤作主義的基礎:法律與組織性的關係/132 (二)法律閤作主義的行為錶現:公民共同行為/136 (三)法律閤作主義的實現方式:訴訟信托/138 三、結構功能主義:公益訴訟製度設計的功能指嚮/144 (一)公共政策的形成與社會行為的規範/145 (二)權利的創設與社會性權利的救濟/。147 (三)訴訟效率的提高與訴訟成本的節約/150 (四)社會結構的迴應與社會行為的互動/152下篇 製度建構篇第六章 中國公益訴訟的製度缺失/157 一、中國問題:公益訴訟的缺位/:157 二、問題歸納:現實與傳統的衝突/167 (一)傳統民事訴訟中由於當事人適格理論的限製,當事人隻有證明自 己法律上的權利受到侵害纔能起訴/167 (二)傳統的訴訟觀念與權利救濟之間産生衝突/170 (三)訴權理論與現代型社會糾紛的衝突/174第七章 歐美國傢公益訴訟的比較研究/177 一、歐美公益訴訟的曆時性比較/177 (一)古代公益訴訟的沿革/177 (二)現代公益訴訟的形成/181 二、歐美公益訴訟的共時性研究/184 (一)兩大法係公益訴訟比較研究/184 (二)典型國傢的公益訴訟模式比較研究——美國公益訴訟的發展/198 (三)典型權利的公益訴訟保護比較研究/202第八章 亞洲國傢公益訴訟的比較與藉鑒/208 一、亞洲社會轉型與公益訴訟/208 (一)亞洲社會轉型與公益訴訟的時代要求/209 (二)亞洲傳統法律文化與公益訴訟理念確立/210 二、日本公益訴訟的比較與藉鑒/211 (一)日本公益訴訟中的調解特色/211 (二)日本公益訴訟的本土化改造/212 (三)日本公害訴訟的獨特功能/215 三、韓國公益訴訟的比較與藉鑒/217 (一)韓國司法改革的社會背景/218 (二)韓國公益訴訟的司法特色/221 (三)個案比較:中韓“嫌煙權”公益訴訟的比較/226 四、印度公益訴訟的比較與藉鑒/228 (一)印度公益訴訟推進司法能動主義/229 (二)印度公益訴訟與“接近司法”/229 (三)印度公益訴訟獨創“書信管轄權”/231第九章 公益訴訟的製度構建/232 一、程序的主體選擇與配置:以團體訴訟為主的構建/233 (一)試驗性訴訟與公益訴訟中的公民主體/233 (二)社會分層理論與公益訴訟的主體/234 (三)檢察機關為特定公益訴訟案件的補充主體/241 二、公益訴訟程序的證據製度中的舉證責任倒置/246 (一)公益訴訟中建立舉證責任倒置的實踐基礎/246 (二)公益訴訟中成立舉證責任倒置的法理基礎/247 三、公益訴訟的程序限製/249 (一)禁止權利濫用與權利的相對性/249 (二)權利濫用的構成要件/251 (三)對公益訴權的限製/254 四、公益訴訟的輔助程序研究:多元救濟途徑的運用/257 (一)多元化的糾紛解決模式/258 (二)多元救濟途徑的製度配置/259結束語/262參考文獻/264後記/272
· · · · · · (收起)

讀後感

評分

評分

評分

評分

評分

用戶評價

评分

好書!理論深厚,非常值得再讀!這次時間較倉促,無法細讀,有時間應該買來反復閱讀。

评分

好書!理論深厚,非常值得再讀!這次時間較倉促,無法細讀,有時間應該買來反復閱讀。

评分

好書!理論深厚,非常值得再讀!這次時間較倉促,無法細讀,有時間應該買來反復閱讀。

评分

好書!理論深厚,非常值得再讀!這次時間較倉促,無法細讀,有時間應該買來反復閱讀。

评分

好書!理論深厚,非常值得再讀!這次時間較倉促,無法細讀,有時間應該買來反復閱讀。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書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