忏悔与越界

忏悔与越界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出版者:复旦大学出版社
作者:(日) 坂井洋史
出品人:
页数:348
译者:
出版时间:2011-3
价格:38.00元
装帧:平装
isbn号码:9787309072976
丛书系列:现代中国文学史论丛书
图书标签:
  • 坂井洋史
  • 海外中国研究
  • 现代文学
  • 日本
  • 文学理论
  • 0.文学研究
  • 文学研究
  • 文学
  • 忏悔
  • 越界
  • 心理成长
  • 自我救赎
  • 道德困境
  • 人性探索
  • 精神觉醒
  • 反思
  • 觉醒
  • 边界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美书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著者反复自问如何才能叙写中国现代文学史。他认为“现代性”或“现代化”本来就蕴藏着新的负面因素,不能成为引导“文学”并完成于“文学史”那样的理念。他从这种本身颇为“现代性”的时代认识出发, 由“五四”到当代,由纯文学到摇滚音乐,广泛地剔抉作品和理论中所反映的种种“现代”意识之“中国”特性。其大胆且翔实的探讨, 且不说它勉强算是一种破格的“文学史”叙述,还是亲身体现出了叙述“文学史”的困难——从而甚至将引起“文学”在今天是否可能如此更为本质的怀疑,总之堪称非常富于思辩性的理论探讨。著者显然在很大的程度上得益于他和中国同行之间的积极交流,这也是本书出众的特长。(木山英雄)

在我的眼里,坂井洋史是一位现代夸父,长期跋涉在中国现代文学领域,寻求他心中的太阳。他从研究安那其主义为出发点,先研究巴金、再研究其他的中国安那其主义者——譬如陈范予,通过陈范予,再进入关于“五四”一代知识分子的研究领域,由此贯通二十世纪中国文学。由于安那其视阈给了他一种澄明而透彻的穿透力,他看到了中国知识分子的虚无所在,痛苦所在以及问题所在,并在努力阐释这“所在”中,呈现他的追求所在。(陈思和)

这不是一般意义上的研究著作:在对过去的文学的细密的分析当中, 时时可见作者对现在的文化的关切;也不只是单向地站在日本看中国,作者其实是要以这个“看”,促进两地的知识分子的对话。当现实一面令各地的人民紧密相关、一面却使彼此加深隔膜的时候,坂井先生的这样的努力,尤其值得珍重。(王晓明

作者简介

坂井洋史(Sakai Hirbumi),1959年生,日本东京人。学术博士。现任一桥大学大学院言语社会研究所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中国现代文学史研究。巴金研究会研究员、《巴金研究集刊》编辑委员、上海大学文学院文化研究系校外委员。

目录信息

序章 “巴金”缺席的文学史
第一章 关于20世纪90年代中国文化批评——“现代论”和文学史研究的设想
第二章 忏悔与越界,或者“丧失”的机制——描述中国现代文学史的尝试
第三章 想象的中国文学——竹内好文学观念的走向
第四章 作为都市文化的大众音乐——大众音乐在当代中国的“解读”与现代性理解的局限
第五章 “原野”与“耕作”——从早期白话诗习作窥见“人文关怀”和“模仿”的机制
第六章 关于中国现代文学家的语言意识及其现代性认识的片面性
第七章 关于文学语言的“自然”与“第三代”诗语言中“口语化”倾向
尾声 走向围绕文学语言所依据现代性的对话
参考文献
日文版后记
中文版后记
· · · · · · (收起)

读后感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用户评价

评分

太罗嗦。

评分

在前辈把日本对象化的基础上进一步把中国文学对象化,最终走到了中日近代性的反思上,大格局。最核心的启发在于,在我们试图越境之时,我们丧失了什么,这一丧失背后的机制又指向什么样的权力关系。所谓“自然”,其实往往是不自然的。

评分

可能是翻译的问题,行文有点绕。需要多读几遍。

评分

太罗嗦。

评分

标准的“反现代式”研究。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