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傳統建築十五講

中國傳統建築十五講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2025

出版者:北京大學齣版社
作者:方擁
出品人:
頁數:316
译者:
出版時間:2010-6
價格:38.00元
裝幀:平裝
isbn號碼:9787301172223
叢書系列:名傢通識講座書係
圖書標籤:
  • 建築
  • 中國建築史
  • 中國
  • 曆史
  • 建築史
  • 文化
  • 方擁
  • 名傢通識講座書係
  • 中國傳統建築
  • 建築史
  • 建築文化
  • 木結構
  • 園林建築
  • 古建築
  • 建築美學
  • 地域特色
  • 曆史演變
  • 建築技術
想要找書就要到 小美書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具體描述

《中國傳統建築十五講》:迴眸中國曆史,我們也許看不見多少“偉大的建築”,但卻絕不能輕率拋棄深藏於內的建築思想。

著者簡介

方擁 北京大學建築學研究中心常務副主任,教授,著名建築師。1984年畢業於南京工學院建築研究所,後長期從事傳統建築的研究與實踐,參與主持泉州開元寺、新加坡雙林寺等名刹的修繕工程,也是最早研究閩南建築、客傢土樓及中國虹橋的學者之一。調入北京大學之後,一直進行傳統建築保存和復興的實驗,倡導將古代中國的“卑宮室”思想與當代全球的生態理念熔於一爐,探索南北通融、東西交流宏觀視野下的古代建築思想史。齣版有介紹北大校園建築的《藏山蘊海——北大建築與園林》。目前擔任國傢項目《清史·圖錄》的建築捲主編。

圖書目錄

引言
第一講 中國傳統建築概說
一 名辭釋義/7
二 要素分析/9
三 建築空間/13
四 建築意匠/14
五 建築師/17
第二講 建築背景中的曆史與智慧
一 欹器與中庸之道/22
二 舜之虞/23
三 “義正”社會的追求/28
四 生物多樣化與文化多元化/31
五 “李約瑟難題”與“奇技淫巧”/34
第三講 新石器建築的多樣化
一 南部平原濕地的乾欄“長屋”/40
二 西北黃土高原的橫窯與竪穴/45
三 中原丘陵坡地的半地穴“大房子”/50
四 東部丘陵坡地的半地穴“排房”/55
第四講 南北建築的碰撞與融通
一 防洪的圩垸和禦敵的城堡/63
.二 堆土壘築與夯土版築/66
三 結構、構造與設備/68
四 甑鬲甑與鼎豆壺/73
第五講 兩種建築思想的互動
一 全球語境下的討論/82
二 《周易》中的大壯:壯麗與禮製/86
三 先秦諸子論“卓宮室”/88
四 一姓與萬姓/91
第六講 主流觀念在建築中的反映
一 春鞦後期:高颱榭美宮室/97
二 西漢:非壯麗無以重威/101
三 北宋:時彌近者製彌陋/105
四 餘響:清漪園與乾隆帝/109
第七講 土木結閤及其演進
一 土窟木巢/114
二 乾欄/119
三 窯洞/122
四 土木結閤及其演進/129
第八講 建築材料的文化選擇
一 有關木、石兩種材料的執著/139
二 石加工技術與藝術/142
三 拱券的適應性與優點/149
四 異類的閩南石構/157
第九講 闕與觀的虛實之辯
一 先秦闕的由虛而實/164
二 秦漢闕的輝煌/169
三 闕的後期流變/174
四 華錶與牌坊/179
五 闕與司空/182
第十講 城門城樓與結構的執著
一 城門的由虛到實/187
二 城樓下部的支撐結構/190
三 埃菲爾鐵塔的花邊/196
第十一講 中西木拱橋的結構比較
一 從木梁、石拱到木拱橋/207
二 西方古代的木拱橋/219
三 材料與結構的搭配/224
第十二講 仙樓佛塔及其嚮大地的迴歸
一 仙人好樓居/229
二 伽藍塔影/233
三 迴歸大地/241
第十三講 生死觀念與墓葬製度
一 鬼神之事/248
二 丘居探源/249
三 燕丘述舊/250
四 古也墓而不墳/253
五 丘壟若山/255
六 驪山與霸陵/257
七 龍脈逶迤/260
第十四講 園林中的天地與人心
一 因藉與體宜/267
二 平淡無奇之佳境/273
三 海上神山及其禁忌/278
第十五講 風水中的理性思維
一 仰觀天文俯察地理/289
二 風水形勝/292
三 攻位於油/297
四 流巽及其補足性思考/302
參考文獻
後記
· · · · · · (收起)

讀後感

評分

評分

建筑讲的太少,文化讲的太多。结论讲的太多,论证讲的太空。虽成一家之言,总觉裁剪过度。作为面对大学生的公众课讲义,讲这些提高民族自豪感的东西倒也相宜。我觉得书中很多立论都颇可商榷。倒是知识性的内容挺有趣,可以一读。  

評分

建筑讲的太少,文化讲的太多。结论讲的太多,论证讲的太空。虽成一家之言,总觉裁剪过度。作为面对大学生的公众课讲义,讲这些提高民族自豪感的东西倒也相宜。我觉得书中很多立论都颇可商榷。倒是知识性的内容挺有趣,可以一读。  

評分

《仙楼佛塔》与《园林中的天地与人心》是我最喜欢的。长知识,殷人重屋,周人明堂,从印度单层实心佛塔到道释融合后的中国“重屋”塔,精神追求影响形式变化的道理说的很清楚,教我知道了中国古人“楼与浮云齐,身与神仙游,仙人好楼居”的精神追求。园林中的天地与人心,写的...  

評分

用戶評價

评分

感情太充沛瞭,乾貨太少

评分

不能說全部看懂瞭,建築領域有很強的專業性。全文偏資料的匯編,所以很生硬,數據性很強,讀起來會費些力氣。第一章一開頭的欹器很有意思,感覺編者有些把文物一齊混編的感覺。不如漢寶德的書目架構清晰。

评分

方老師還是蠻nice的,就是稍有些絮絮叨叨瞭...

评分

構架很好。涉及結構的問題有硬傷

评分

感情太充沛瞭,乾貨太少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書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