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10月16日是范长江同志100周年诞辰。回顾他的革命生涯,缅怀他的光辉业绩,细读他那一篇篇言简意赅的锦绣铭文,我们仿佛又听到了抗日前线那悲愤激昂、为民立言的呐喊,又看到了西安事变那奋笔疾书的背影、红色延安那饱含热泪的夜晚,我们仿佛与敬仰山岳的巨人同行,与满腹才华、闪烁着智慧之光的大师对话,心中充满了深切的怀念和由衷的敬意。
内江是范长江的出生地,是他童年生活和学习过的地方,也是他胸怀大志走向革命的起点。1909年10月16日,范长江在四川省内江市东兴区田家镇正子村赵家坝诞生,并在此度过难忘的19个春秋。
范长江,原名范希天,1909年10月16日出生于四川省内江市东兴区田家镇赵家坝。1926年参加革命。1927年参加“八一”南昌起义。1933年后,积极投入抗日救亡运动。1935年以天津《大公报》特约通讯员身份到大西北采访,发表了一系列轰动全国的报道(这些报道后收入《中国的西北角》一书),成为国统区第一个真实报道红军及其长征的记者。1937年11月8日发起创建中国青年新闻记者协会(即中国记协的前身,2000年经国务院批准,11月8日为中国记者节)。1939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历任新华社华中分社社长、《新华日报》社(华中版)社长、新华通讯社总编辑、《解放日报》社社长、政务院新闻总署副署长、《人民日报》社社长、国家科委副主任、中国科协副主席等职。“文革”中被迫害致死。1991年中国记协与范长江新闻奖基金会联合设立了“范长江新闻奖”(2005年3月,“范长江新闻奖”、“韬奋新闻奖”合并为“长江韬奋奖”),这是我国新闻界最高层次的新闻奖。范长江在我国政界、军界,特别是新闻界享有极高的声誉,被誉为新中国的新闻巨子。
一、“第一”太重要了 读了这本书之后,一直只闻大名的牛人范长江终于不再停留在传说中了。想不被人忽悠只有一个途径,凭着自己的眼和耳去观察,再用自己的脑子去思考。 80年中国社会科学院新闻研究所的编辑前言说范先生“第一次如实报道了工农红兵的二万五千里长征,揭开了当...
评分 评分对于平常人来说,范长江就像一个疯子,而对于范长江来说,堂吉诃德就像一个疯子。 所以,不管是范长江的作品,还是旁人对范长江的评价,都是以一种纪实文学的形式呈现出来的。 而堂吉诃德的故事,起初就以一部文学作品的方式来呈现,而人们就会用讨论一部文学作品的方式讨论它...
评分无论从游记的角度 还是记者观察的角度 都算本有意思的书 不枯燥且作者相当有才气 具有引用经典信手拈来的能力 近乎于徐霞客游记那种感觉 但又有不一样的地方 例如作者有那个时代人同有的比较强烈的忧国忧民的情节 让我感兴趣的是其中一些评论细节 让人能够从一个侧面了解民国时...
评分键下这个标题觉得不妥,似乎有点拉个名人混脸熟的不当,但在谎言当道欺骗横行时,谁还会在乎这位大公报的前记者呢? 其实很早之前就知道他,在主流霉体的高调介绍下就躲一边去了。在细读了《中国的西北角》后,始觉在宇宙真理海市蜃楼的裆下,还是有许多让人佩服...
被任命为苏先生治下之土地……汉藏冲突
评分新闻通讯史上里程碑式的作品,详实的战时破败中国社会调查,针砭时弊,视野也极为开阔。有些段落仿佛在读杜甫的《兵车行》。也很喜欢范长江“人间处处有青山,何须马革裹尸还”的人生态度,说起来豆瓣上我最佩服的就是旅行家赵行德。
评分新闻通讯史上里程碑式的作品,详实的战时破败中国社会调查,针砭时弊,视野也极为开阔。有些段落仿佛在读杜甫的《兵车行》。也很喜欢范长江“人间处处有青山,何须马革裹尸还”的人生态度,说起来豆瓣上我最佩服的就是旅行家赵行德。
评分被任命为苏先生治下之土地……汉藏冲突
评分许多古诗经过作者身临其境的诠释,变得易懂了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