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學智慧與人生之樂

理學智慧與人生之樂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2025

出版者:人民齣版社
作者:李煌明
出品人:
頁數:285
译者:
出版時間:2010-3
價格:20.00元
裝幀:平裝
isbn號碼:9787010087603
叢書系列:
圖書標籤:
  • 經學
  • 思想史
  • 學術史
  • 儒學
  • 傳記
  • 哲學
  • 理學
  • 人生
  • 智慧
  • 思考
  • 幸福
  • 自我提升
  • 知識
  • 文化
  • 閱讀
想要找書就要到 小美書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具體描述

《理學智慧與人生之樂:"孔顔之樂"論的曆史考察》內容簡介:以體用觀之,“物”的境界是體用二分的,或知其用而不知其體,或知其體而不知其用,或得其體而捨其用,或得其用而無其體;“神”的境界是體用閤一的,有此體則自有其用,有此用則體在其中,即體即用,體用不離。

著者簡介

圖書目錄

緒論
一、對象與任務
二、態度與方法
三、選材與結構
第一章 “孔顔之樂”論的理論來源
第一節 儒傢經典與“孔顔之樂”論
一、《論語》--“孔顔之樂”典故的來源
二、《周易》--“孔顔之樂”的思維模式、人格理想與終極信仰
三、《孟子》--“孔顔之樂”的心性修養論
四、《禮記》--“孔顔之樂”的修養工夫、理想境界及禮樂關係
第二節 佛、道思想與“孔顔之樂”論
一、無為至樂與“孔顔之樂”
二、成聖與成佛
三、“圓融無礙”與“理一分殊”
第二章 “孔顔之樂”論的興起
第一節 周敦頤與誠者之樂
一、“無極而太極”的爭議
二、誠者之樂的理論基礎:“自無極而為太極”
三、誠者之樂
四、“極高明”與“道中庸”
五、“物”與“神”
第二節 邵雍與中者之樂
一、中者之樂的理論基礎:“道為太極”、“心為太極”
二、中者之樂
三、“觀”與“忘”
四、“時”與“宜”
第三節 張載與孝者之樂
一、孝者之樂的理論基礎:“太虛即氣”
二、孝者之樂
三、樂天與憂世
四、“大我”與“無我”
五、“弘大與謹敬”,“誠明與明誠”
第三章 “孔顔之樂”論的發展
第一節 程顥與仁者之樂
一、仁者之樂的理論基礎:天人本一
二、仁者之樂
三、“大我”與“無我”
四、“極高明”與“道中庸”
五、“習心”與“客氣”
第二節 硃熹與禮者之樂
一、禮者之樂的理論基礎:“理一分殊”
二、“以道為樂”與“道中之樂”
三、禮者之樂
四、“實”與“虛”
五、“吾與點也”與“鳶飛魚躍”
六、“命”與“樂”
第四章 “孔顔之樂”論的轉摺
第一節 陳獻章與自然之樂
一、自然之樂的理論基礎:心理閤一、自得即道
二、自然之樂
三、曾點氣象與孟子工夫
第二節 王守仁與本體之樂
一、本體之樂的理論基礎:心即理
二、至善與無善,不動與無動
三、樂是心之本體
四、勉然與自然
五、光景與真樂
第五章 “孔顔之樂”論的流變
第一節 王艮與安身之樂
一、安身之樂的理論基礎:天理即天然自有之理
二、“天理”與“樂”的本體
三、“良知”與“樂”的工夫
四、“安身”與“樂”的核心
第二節 羅汝芳與赤子之樂
一、赤子之樂的理論基礎:我心即天,天即我體
二、“赤子”、“天心”與“樂”的本體和核心
三、“天理”、“人欲”與“樂”的工夫
四、“渾淪順適”與“樂”的特徵
參考文獻
後記
· · · · · · (收起)

讀後感

評分

評分

評分

評分

評分

用戶評價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書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