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学智慧与人生之乐

理学智慧与人生之乐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出版者:人民出版社
作者:李煌明
出品人:
页数:285
译者:
出版时间:2010-3
价格:20.00元
装帧:平装
isbn号码:9787010087603
丛书系列:
图书标签:
  • 经学
  • 思想史
  • 学术史
  • 儒学
  • 传记
  • 哲学
  • 理学
  • 人生
  • 智慧
  • 思考
  • 幸福
  • 自我提升
  • 知识
  • 文化
  • 阅读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美书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理学智慧与人生之乐:"孔颜之乐"论的历史考察》内容简介:以体用观之,“物”的境界是体用二分的,或知其用而不知其体,或知其体而不知其用,或得其体而舍其用,或得其用而无其体;“神”的境界是体用合一的,有此体则自有其用,有此用则体在其中,即体即用,体用不离。

作者简介

目录信息

绪论
一、对象与任务
二、态度与方法
三、选材与结构
第一章 “孔颜之乐”论的理论来源
第一节 儒家经典与“孔颜之乐”论
一、《论语》--“孔颜之乐”典故的来源
二、《周易》--“孔颜之乐”的思维模式、人格理想与终极信仰
三、《孟子》--“孔颜之乐”的心性修养论
四、《礼记》--“孔颜之乐”的修养工夫、理想境界及礼乐关系
第二节 佛、道思想与“孔颜之乐”论
一、无为至乐与“孔颜之乐”
二、成圣与成佛
三、“圆融无碍”与“理一分殊”
第二章 “孔颜之乐”论的兴起
第一节 周敦颐与诚者之乐
一、“无极而太极”的争议
二、诚者之乐的理论基础:“自无极而为太极”
三、诚者之乐
四、“极高明”与“道中庸”
五、“物”与“神”
第二节 邵雍与中者之乐
一、中者之乐的理论基础:“道为太极”、“心为太极”
二、中者之乐
三、“观”与“忘”
四、“时”与“宜”
第三节 张载与孝者之乐
一、孝者之乐的理论基础:“太虚即气”
二、孝者之乐
三、乐天与忧世
四、“大我”与“无我”
五、“弘大与谨敬”,“诚明与明诚”
第三章 “孔颜之乐”论的发展
第一节 程颢与仁者之乐
一、仁者之乐的理论基础:天人本一
二、仁者之乐
三、“大我”与“无我”
四、“极高明”与“道中庸”
五、“习心”与“客气”
第二节 朱熹与礼者之乐
一、礼者之乐的理论基础:“理一分殊”
二、“以道为乐”与“道中之乐”
三、礼者之乐
四、“实”与“虚”
五、“吾与点也”与“鸢飞鱼跃”
六、“命”与“乐”
第四章 “孔颜之乐”论的转折
第一节 陈献章与自然之乐
一、自然之乐的理论基础:心理合一、自得即道
二、自然之乐
三、曾点气象与孟子工夫
第二节 王守仁与本体之乐
一、本体之乐的理论基础:心即理
二、至善与无善,不动与无动
三、乐是心之本体
四、勉然与自然
五、光景与真乐
第五章 “孔颜之乐”论的流变
第一节 王艮与安身之乐
一、安身之乐的理论基础:天理即天然自有之理
二、“天理”与“乐”的本体
三、“良知”与“乐”的工夫
四、“安身”与“乐”的核心
第二节 罗汝芳与赤子之乐
一、赤子之乐的理论基础:我心即天,天即我体
二、“赤子”、“天心”与“乐”的本体和核心
三、“天理”、“人欲”与“乐”的工夫
四、“浑沦顺适”与“乐”的特征
参考文献
后记
· · · · · · (收起)

读后感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用户评价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