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的性格

中国人的性格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出版者: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作者:(美)雅瑟·亨·史密斯|译者
出品人:
页数:249
译者:李明良
出版时间:2010-3
价格:26.80元
装帧:平装
isbn号码:9787561350003
丛书系列:
图书标签:
  • 中国
  • 社会学
  • 民族性
  • 社会
  • 文化
  • 心理学
  • 心理
  • 劣根性
  • 中国性格
  • 文化特征
  • 民族心理
  • 社会行为
  • 传统价值观
  • 人格特质
  • 家庭观念
  • 集体主义
  • 性格形成
  • 社会认同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美书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美国传教士雅瑟·亨·史密斯在所著的《中国人的性格》中,通过列举不同的中国人的性格特征,从一个侧面揭示了我们民族的传统性格。史密斯以在中国生活了22年的经验为基础,诚实而仔细地分析了中国人性格的多个侧面。他为中国人归纳了20多种性格特征,有褒有贬,而且很容易看到一个问题的正反两方面的意义。 如“一千个读者眼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一样,不同的读者看中国人的性格,也就会有多种多样的中国人的性格。正是雅瑟·亨·史密斯的孜孜以求,他的著作就像一面镜子,引起了我们无限的遐想和深深的思考:我们中国人到底具有怎样的性格……

作者简介

明恩溥(Arthur Henderson Smith 1845—1932) 又作明恩普。美国人。基督教公理会来华传教士。1872年来华,初在天津,1877年到鲁西北赈灾传教,在恩县庞庄建立其第一个教会,先后在此建立起小学、中学和医院;同时兼任上海《字林西报》

通讯员。他在鲁西北传教30年,写了大量有关中国的著作,如《中国文明》《中国人的素质》《中国乡村生活:社会学的研究》《中国在动乱中》《王者基督:中国研究大纲》《中国的进步》《今日的中国与美国》《汉语谚语俗语集》等,有的在

美国多次重印,有的被译成其他文字出版。1905年辞去宣教之职。在明恩溥等人推动之下,1908年,美国正式宣布退还“庚子赔款”的半数,计1160余万美元给中国,作为资助留美学生之用。 第一次世界大战后返回美国。

随着时间的推移,明恩溥的明智和远见愈加令人信服。作为一个美国传教士,他熟悉中国的国情,了解中国民众的生存状况,因而他知道如何以恰当的方式影响中国的未来。1906年,当他向美国总统西奥多·罗斯福建议,将清王朝支付给美国的“庚子赔款”用来在中国兴学、资助中国学生到美国留学时,他大概已经意识到了实施这一计划所能具备的历史意义。清华留美预备学校(后改名为清华大学)的成立,为中国留学生赴美打开了大门,一批又一批年轻学子从封闭的国度走向世界,他们中间涌现出众多优秀人才,归国后成为不同领域的精英。

明恩溥的建议不仅仅落实于教育方面,如北京协和医院和协和医学院的建立,还落实在与民众生活关系更为密切的领域,影响了中国人生活方式的变革。如今,在中国教育界和医学界,清华大学和协和医院仍是公认的佼佼者,占据着举足轻重的位置。走进它们的大门时,很多人不会想到,明恩溥——这个多少令中国人有些陌生的名字曾与它们联系在一起。

目录信息

前言
一 中国人的衣食住行
二 中国人孝悌为先
三 中国人知足常乐
四 中国人的生命活力
五 中国人的忍耐力
六 中国人的勤劳
七 中国人的节俭
八 中国人的礼貌
九 中国人的面子
十 中国人的慈善
十一 中国人的同情心
十二 中国人的优越感
十三 中国人的间接方式
十四 中国人的责任感
十五 中国人的诚信
十六 中国人的时间观念
十七 中国人对精确的概念
十八 中国人的惰性
十九 中国人的因循守旧
二十 中国人的固执与顺从
二十一 中国人的公共精神
二十二 中国人的思绪
二十三 中国人的猜疑
二十四 中国人的人际纠纷
二十五 中国人的崇拜
二十六 中国的现实与需要
· · · · · · (收起)

读后感

评分

在西西弗囫囵吞枣的把书一口气看完了,不可谓不痛快。 在打开这本书之前,请你注意!如果你是怀着逮出妖魔化中国的心理抠作者字眼的话,请止步! 作者作为一个来中国传教的美国人,在中国生活了50余年。可以说在一个离他的上帝大老远,而且放眼望不到一个同胞的地方渡过了大半...  

评分

一个独具慧眼细读中国经典的人,能在字里行间读出许多拐弯抹角地表达出来的欺骗、推诿和谎言。 ———明恩溥 《中国人的气质》是自己读的明恩溥第二本作品,他的另外一本译介过来的作品是《中国乡村生活》,他是一个传教士,在鲁北传教长达三十余年,在与中国接触过程中,对中...  

评分

一本美国传教士写的书,已经100多年了。作者名叫Athur Smith,百度一下知道有个中国名字明恩溥。有两个翻译版本,我看的是梁顺根译的。英文书名应该是《Chinese Characteristies》,感觉译作"中国人的性格"更好一些,要不然又有人慨叹“中国人素质低”了。果不其然,百度相...  

评分

不知道从何时开始,我们都必须要和别人扯几句“中国人的劣根性”,这似乎成为划分自己与那些随地吐痰、大声喧哗、光着膀子走在大街上的低素质人群的重要标准。 前两天先生发我一个笑话。 『昨天我去买票,一个小伙子直接插队站在我前面。我问他:“你这个人怎么不排队啊?”他...  

评分

这是一本鲁迅先曾极力推荐过的书。 读过之后我 想了很多,在此与大家交流。 书中的主要思想,说穿了就是对两中文化的对比,最后得出的结论当然是那个已经被我们完全接受的,西方文明优于中国文明,中国人有劣根性。 这样的话我们已经认定为真理,并且将其作为中国之所以贫穷...  

用户评价

评分

必须承认,从作者的角度出发,种种对100年前中国性格的难以理解(因循守旧、顽固、没有时间观念等),反映出了当时中西文明的差距。当然,得出这个结论是以现代人的思维对这些现象进行的解读。这个结论导致我产生了另一个疑问,相对100年前的中国人,当代中国已经“西化”了?问题的答案似乎简单明了。无论是生活方式、物质文化、观念、甚至社会制度,中国从西方“借鉴”了太多。“借鉴”包括学习、模仿两层意义。 不足之处。内容仅停留在对中国人性格的描写和刻画上,并没有进行细致深入的分析。

评分

我被这个大爷笑翻了.....自以为是的太欢乐了!竟然还再版了...如此落后and不合适的傻缺书...不过也是可以再版,让大家知道以前的老外是怎么看不起非我族类的。中国人的崛起,貌似还得学好英语扇这群傻货的脸~anyway,突然想起《小王子》里那位发现B613星球的科学家先生,非得人家穿西装讲英语才认可他的研究成果,足见其之排外和傲慢的性格~呵呵。这本书,很好笑,很励志,但是浪费时间~

评分

陰差陽錯在豆瓣閱讀邂逅的書,沒想到如此之有趣。作者明恩溥,清末著名美國傳教士,創立清華大學的庚子賠款,就是在其作用下歸還中國的。雖然本書之出版較糟,一書多名多譯現象頗為常見,然仍不失為一本好書。其中描寫清末國人之性格,於今日相比,能感受到那些趨向西方的變化,以及不為時代所左右的方面。甚至就變化甚速的近四十年來看,父輩與我輩間的代溝,也可從此書所描述的國民性中有所發見。作者善用比喻,字裡行間可覺察出其智慧。另一方面,許多曾經屬於中國的俗語和習慣,也令人莞爾。比如“再婚再嫁,只為吃飯;沒有飯吃,散伙完蛋”、“吃自己的,吃出淚來;吃別人的,吃出汗來”等。書中描寫中國人心智含混那章實在笑死人~

评分

一个西方传教士的优越感溢于言表。

评分

必须承认,从作者的角度出发,种种对100年前中国性格的难以理解(因循守旧、顽固、没有时间观念等),反映出了当时中西文明的差距。当然,得出这个结论是以现代人的思维对这些现象进行的解读。这个结论导致我产生了另一个疑问,相对100年前的中国人,当代中国已经“西化”了?问题的答案似乎简单明了。无论是生活方式、物质文化、观念、甚至社会制度,中国从西方“借鉴”了太多。“借鉴”包括学习、模仿两层意义。 不足之处。内容仅停留在对中国人性格的描写和刻画上,并没有进行细致深入的分析。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