剧场幕后对大众而言是很神秘的,妹尾河童通过自己有亲和力的细腻文字,丰富的设计原稿、演出剧照将剧场的方方面面展现在读者面前。他表示“本书并非为了舞台界专业人士所写的技术书籍,而是要向‘从未看过戏’的读者介绍‘戏剧’的趣味。”即便如此,剧场人不能错过,因为《窥看舞台》为专业人士与一般观众搭起作品之外的另一座桥梁;对有志于表演、戏剧的年轻人而言,《窥看舞台》更是进入宝山的踏脚石;而一般读者肯定也能以“窥看幕后”的轻松心情体验舞台背后精彩的故事。
------------
常有人碰到我时提及“希望一窥舞台的内幕”,大概是觉得观众看不到的部分应该很有意思吧,有时甚至露出怀疑有啥隐瞒的表情来,真叫人伤脑筋。
我每每试着解释,“戏剧的有趣之处一定要到现场欣赏才行……”,另一个推辞的理由是,窥看自己的工作环境实在令人害羞啊。约稿编辑的说辞总是头头是道又太具说服力了,最后我都哑口无言。因此,就这么展开了《窥看舞台》的连载。对此连载,编辑部的要求是“不要使用太专业的用语,希望能够吸引不太观赏舞台剧的读者,还有最好爆一些连专家都不知道的料”,这简直是折腾死我了。
——妹尾河童
妹尾河童:1930年生于神户,1954年自学后以舞台设计身份崭露头角。此后活跃于戏剧、歌剧、芭蕾舞、音乐剧、电视等领域,为日本当代具代表性的舞台设计家。曾获“纪伊国屋演剧赏”、“读卖演剧大赏”、“艺术祭优秀赏”、“兵库县文化赏”等众多奖项肯定。已出版《窥看欧洲》《河童旅行素描本》《窥看印度》《工作大不同》《窥看日本》《少年H》等著作。
要敞开心胸,对任何事情都抱持兴趣,磨练自己的感性。歌剧、音乐剧、电影都多看,包含演唱在内的音乐都要听。多读书,多欣赏画作,不要失去感恩的心。常保谦虚。
评分有朋友问我,你为何如此偏执地喜欢舞台剧? 我想,是因为它赤裸裸的现场感。它既能让我们在自己的角度看别人,又能让我们在自己的角度看自己,它可以处在与你灵魂的对立一面,也可以是你内心世界的客观呈现。如果说生活是一场纪录片,那舞台剧也许像一台摇臂摄像机,丰富了镜头...
评分估计一般人知道作者,多是因为《窥视印度》等。看多作者的手绘,有些人可能会把作者当成画家或者旅行家,其实作者的本职是舞台设计。所以在这本书里,你看不到太多手绘图。2010年6月版,首印10000册,野心很大啊。虽说是写给所有人看,但不了解戏剧或者对戏剧兴趣有限者,恐怕...
评分《窥看舞台》 在杂志的读书栏目里看到河童先生又有新作,赶紧上当当查书,可是没查到,窥视什么来着?其实没记住。不过窥视系列已经成为心中河童的代名词。找不到,只好换成人名检索,这才看到,原来改成了窥看,不过应该差不多吧。这次河童先生又窥什么了,呵呵,原来是舞...
看了这本书,更能理解日本人为什么那么喜欢舞台剧。日本人最擅长螺蛳壳里做道场,小小一方舞台,其实却大有乾坤。
评分妹尾河童在本书中谈及自己的专业 与旅行欧印系列及素描本都有不同 负责专栏的M君也很有趣 插图方面 河童自己的画很少 照片和同行画作居多 读到田乐翻板和蛇眼二重 及三重陀螺旋转舞台部分 长谷川的工作结束后 服装和道具方面 也颇为有趣 至此妹尾河童的书已全读完 似乎稍觉遗憾 却也无妨
评分喜歡上舞台劇以後重讀有了完全不一樣的感動
评分1、带着我们窥看完印度、欧洲看完各地酒店、厕所、市场之后,河童先生本回开始窥视自己的老本行——舞台设计。2、趣味性亲和力好奇心。3、译著常遇到的问题是不同出版社品质大不同,三联版之前的系列非常出色,这回轮到广西师大如何?朱鄂先生加持?4、除了特有角度的素描,多了许多彩图和设计样稿。
评分内容比较零散,有些太专业的部分不是很看得懂。但是很好玩!!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