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陈寅恪的书虽说也出了不少,但以女儿的身份回忆父母双亲,秉笔实录自己的亲身经历、所见所闻和感受,这是第一部。质朴真挚,可以作为历史来读。 ——吴学昭
目录
父母亲早年的点滴旧事
父母亲的婚姻及我们姊妹名字的由来
抗战前家居生活
抗战期间
抗战胜利后
母亲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拼凑成书,资料重复,文笔欠佳,情感隔阂,,,了解陈寅恪还是要看两本资料集《追忆陈寅恪》《解析陈寅恪》以及评传、编年事辑和最后20年来入手为正。。。
评分从没见过一本书文笔可以这么拙。可是文拙情不拙,就像三个女儿对父亲的怀念对母亲的爱,质朴中才能透露出真情。陈寅恪平生的志愿是写成一部“中国通史”及“中国历史的教训”,因他万年环境的遭遇,与双目失明,他的大作未能完成,此不但是他个人的悲剧,更是我们这个时代的悲剧。女儿没有正面描写父亲对待学问的态度,却在字里行间表露陈寅恪对学术的严谨对史学的挚爱。这些大师虽去,可是他们留下的或精神或学术或作风的余响,足够我们细细品尝慢慢消化。虽是繁体字,可据说仍是阉割版。
评分干巴巴的家史记述。 我相信这个家族,一定有很多丰富血肉的,有引人尊敬的气质。只不过,被这样干巴巴地写来,只有减分的感觉。 和《上学记》一样,均没有49年之后的记录。还是黄永玉这个湘西人爽朗豁达。
评分几个女儿的文笔真是不忍卒睹o(╯□╰)o
评分很失望,和记流水账没啥两样,内容太单薄了。。。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