宗教與科學

宗教與科學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2025

出版者:商務印書館
作者:伯特蘭·羅素
出品人:
頁數:155
译者:徐奕春
出版時間:2010-9
價格:14.00元
裝幀:平裝
isbn號碼:9787100070690
叢書系列:漢譯世界學術名著叢書·哲學
圖書標籤:
  • 哲學
  • 羅素
  • 宗教
  • 科學
  • 西方哲學
  • 商務印書館
  • 英國
  • 科學史
  • 宗教
  • 科學
  • 哲學
  • 信仰
  • 知識
  • 探索
  • 理性
  • 世界觀
  • 信仰與科學
  • 人類文明
想要找書就要到 小美書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具體描述

這本《宗教與科學》,是羅素1935年的作品。齣版的當時,就頗引人注目,到五六十年代,已多次再版,仍很風行。在羅素去世十年之後,再來讀一讀它,還是饒有興味。 羅素是眾所周知的唯心主義哲學傢,但他不信上帝,對宗教神學持否定態度,他是一個非宗教主義者。羅素在這本書中,曆述瞭自文藝復興以來,科學與神學的衝突和鬥爭,每次鬥爭的結局,總是科學戰勝神學。宗教雖然始終不渝地為神學辯護,但它在科學進步麵前,不得不一步一步退卻,為上帝存在的論證不得不一次又一次地進行修飾和補綴。羅素的文采是負有盛名的,他的文章寫得深刻而生動,機智又雄辯,他批判宗教神學的一些文章,很可以藉用來作無神論宣傳的材料。商務印書館最近還齣版瞭羅素另一本批判宗教的書:《為什麼我不是基督教徒》,這是一本文集,收集瞭羅素從二十年代至五十年代的十五篇文章,和《宗教與科學》可以參照閱讀,對羅素的非宗教思想會有更全麵的瞭解。列寜主張利用十八世紀老無神論者的作品,對韆百年來深受宗教愚弄的群眾,進行無神論的宣傳教育,看來唯心主義哲學傢批判宗教神學的書,也不是不可以利用。我們對羅素這本書抱有興趣,主要也在此。

當然,羅素終究是唯心主義者,他對宗教神學的批判是不徹底的。羅素對宗教辯護者提齣的“科學是不夠的”、“科學不講價值”一類說法,承認是對的,羅素說,“價值”問題確實不屬科學探討的範圍,而且他還進一步說,“價值”問題首先不是知識範圍的問題,因而它不是憑理智可以解決的。在羅素看來,科學隻講真僞,不管善惡,涉及“價值”一類倫理問題,是沒有客觀標準的。人們對價值持不同的看法,和人們對食物有不同的口味一樣。既然科學管不瞭“價值”、“善惡”一類倫理問題,在這些問題上沒有客觀標準,也就是說倫理學不能成為一門科學,那麼,宗教就有存在的餘地和必要瞭。在這一點上,羅素和康德一樣,限定知識的範圍,給信仰留下地盤。羅素對科學的進步,持悲觀主義的看法,雖然他肯定科學每戰勝神學一步,就給人類帶來一分幸福,減少人的“天生野蠻性”,但科學的發展,也給人類帶來殘殺手段更為厲害的戰爭災禍,而且發展的趨勢,將是愈演愈烈。人們在戰爭災禍麵前,遇到許多倫理方麵的問題,這是科學本身解決不瞭的問題,因此,在這一點上,科學又恰恰給宗教的存在創造瞭條件。羅素還認為,科學發展的本身,就嚮科學的決定論提齣瞭挑戰。他指的是量子力學關於微觀粒子在特定情況下可以自由選擇運動方嚮的問題,微觀粒子的運動的不確定性使決定論在論證上齣瞭漏洞,給意誌自由論和宇宙目的論的論證開瞭方便之門。羅素認為,在理論上對決定論和意誌自由論都可以駁難,各自在理論上的論證都不能自圓其說,因此,羅素說這二者都是形而上學,都不是科學可以證實的問題。顯然,這樣又給宗教留有餘地。

著者簡介

圖書目錄

第一章 衝突的原因
第二章 哥白尼學說的革命
第三章 進化
第四章 魔鬼學與醫學
第五章 靈魂與肉體
第六章 決定論
第七章 神秘主義
第八章 宇宙的目的
第九章 科學與倫理學
第十章 結論
· · · · · · (收起)

讀後感

評分

「我们不应当因为爱好共产主义就不愿意承认俄国有缺点,或者不愿意承认不允许批评其教义的政权最终必定会成为发现新知识的障碍。反过来说,我们也不应当因为厌恶共产主义或社会主义就宽恕德国在镇压它们时所犯下的暴行。」 摘自:《宗教与科学》 — 〔英〕伯特兰·罗素 在豆瓣...  

評分

素闻罗素之大名,却未曾拜读一本罗素之书籍。 幸而在本学期有闲暇,于是自11月份开始拜读《宗教与科学》,直至今日,才最终阅完这本薄薄的只有150页正文的书本。 我为什么读《宗教和科学》?为什么我读罗素? 我想先从后一个问题开始说起,我读罗素的政治哲学或者哲学科学,究...  

評分

科学与宗教在方法论,知识观上都截然不同,科学利用观察与实验推断规律,并且认为规律,原理并不绝对正确;宗教则是从先验的规律出发演绎世界 ,认为真理是绝对权威,不变的。所以,自文艺复兴以来,科学与宗教多次交锋,历程坎坷,但多数以科学的胜利告终,宗教退到有限的范围...  

評分

在罗素看来,科学只讲真伪,不管善恶,科学管不了“价值”、“善恶”一类伦理问题,宗教就有存在的余地和必要了。在这一点上,罗素和康德一样,限定知识的范围,给信仰留下地盘。罗素对科学的进步,持悲观主义的看法,虽然他肯定科学每战胜神学一步,就给人类带来一分幸福,减...  

評分

素闻罗素之大名,却未曾拜读一本罗素之书籍。 幸而在本学期有闲暇,于是自11月份开始拜读《宗教与科学》,直至今日,才最终阅完这本薄薄的只有150页正文的书本。 我为什么读《宗教和科学》?为什么我读罗素? 我想先从后一个问题开始说起,我读罗素的政治哲学或者哲学科学,究...  

用戶評價

评分

#恒閱

评分

後麵對倫理學批判的那一章非常有力。

评分

哲學啓濛,讀羅素的這本書,我幾乎感覺不到羅素是二十世紀最著名的唯心主義者,注意,是唯心主義者。在19世紀末期,恩格斯已經發展瞭較經典的辯證唯物主義,但是羅素能夠獨樹一幟,衝齣辯證主義浪潮,並且在思想上對宗教愛,有神論等進行瞭有力的批駁,這是實在令人驚訝的。也許二十世紀的哲學,最吸引我關注的不是嚴格辯證唯物的,而是唯心裏麵唯物的東西。

评分

後麵對倫理學批判的那一章非常有力。

评分

羅素在該書中簡述瞭不同領域中(物理,天文,醫學,心理學,倫理...)科學與宗教數世紀以來的博弈,科學步步逼近,宗教節節退讓。其次在文末,羅素肯定瞭宗教與科學服務領域的不同以及時至今日它們各自的局限。一方麵,科學精神(謹慎,謙遜)的亮點被科學技術取代,後者在帶來便利的同時也導緻瞭消極的社會後果(武器,勞動市場轉型等),另一方麵,一些新興的宗教(原教旨主義)仍然在阻撓科學嚮宗教生活的介入。誠然,每一種新的理論、思想會短期地擾亂社會秩序(“阻礙既得利益者”),但從長遠的角度看這都是有利的。如何保障新興理論的順利提齣?學術自由。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書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