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晋南北朝 小说故事类的笔记 志怪笔记 《博物志》晋·张华 据说原书本为四百卷,晋武帝嫌它芜杂,叫张华删为十卷。今本仍分十卷,大约是后人所缀辑,已非本来面目。 继承《山海经》的系统发展而来,记地理博物的琐闻一类。其中有山、水、物产、异人、乐考、异闻、史补等项,分...
评分翻阅下来,有以下感受: 1、刘先生作为受过传统教育的一代人,不会像现代人那样壁垒森严地区别看待文史哲,而是超越“文史哲”的分类,从传统学问的角度分析“笔记”这一特殊而繁杂的书籍类型,既注重文学性,也注重思想和史学层面的价值(相较之下,书前宁宗一先生的序就显得...
评分若提起中国古典小说,脑中第一反应就是四大名著。不过这四大名著都是长篇小说,属于章回体。在中国古典小说的发展历史上还有一种短篇故事类的,它们篇幅虽然短小,但是内容却不简单,往往会以笔记类的形式出现。这便是我们在翻阅中国古典文学书籍时常会遇到的一类形式,笔记小...
评分发表于 2009-08-29 10:46 看了一些笔记,买了一些笔记,读了一些笔记,但有的很好,有的却不尽人意,究其结果是对内容不甚了解,单凭介绍或其它信息,而且笔记小品是有相当数量的,如何取适合自己品味的内容呢,则需要一本概述得全面又有所深入的提纲挈领类的说明——诚然如...
评分翻阅下来,有以下感受: 1、刘先生作为受过传统教育的一代人,不会像现代人那样壁垒森严地区别看待文史哲,而是超越“文史哲”的分类,从传统学问的角度分析“笔记”这一特殊而繁杂的书籍类型,既注重文学性,也注重思想和史学层面的价值(相较之下,书前宁宗一先生的序就显得...
又是一本暴露出我不学无术本质的书,提到的一堆书名都没听过,长见识了。想到当年昌林写风物志的毕业论文,问我要风土类笔记书目,限于眼界所以只给了他最常见的几本,如果当时把这本书读了就能甩出一堆了,现在才读真是略遗憾。
评分就像有短评说的:『因爲有神怪,所以價值不高』,让人比较无语,不过考虑到时代特点,要体谅作者。对各种笔记的重要性、优劣的论述大部分还是公允的,可以作为浏览历代笔记的指南和数目。整本对笔记的几大传统的线索的梳理,也很不错,可以明白《阅微草堂笔记》为何是和《聊斋志异》“对峙”。
评分又是一本暴露出我不学无术本质的书,提到的一堆书名都没听过,长见识了。想到当年昌林写风物志的毕业论文,问我要风土类笔记书目,限于眼界所以只给了他最常见的几本,如果当时把这本书读了就能甩出一堆了,现在才读真是略遗憾。
评分又是一本暴露出我不学无术本质的书,提到的一堆书名都没听过,长见识了。想到当年昌林写风物志的毕业论文,问我要风土类笔记书目,限于眼界所以只给了他最常见的几本,如果当时把这本书读了就能甩出一堆了,现在才读真是略遗憾。
评分就像有短评说的:『因爲有神怪,所以價值不高』,让人比较无语,不过考虑到时代特点,要体谅作者。对各种笔记的重要性、优劣的论述大部分还是公允的,可以作为浏览历代笔记的指南和数目。整本对笔记的几大传统的线索的梳理,也很不错,可以明白《阅微草堂笔记》为何是和《聊斋志异》“对峙”。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