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映与建构

反映与建构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出版者:
作者:周祥森
出品人:
页数:389
译者:
出版时间:2010-3
价格:49.00元
装帧:
isbn号码:9787810919968
丛书系列:新中国学案丛书
图书标签:
  • 史学理论
  • 历史哲学
  • 哲学
  • 认知科学
  • 心理学
  • 神经科学
  • 意识
  • 自我
  • 主观经验
  • 实在论
  • 建构主义
  • 反思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美书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反映与建构•历史认识论问题研究》既做“辨章学术,考镜源流”的学术梳理,又侧重于对以往学术状况的现代评论、旨在揭示学术论争的来龙去脉、发展线索、内在逻辑,着眼于学术的未来发展。

《反映与建构•历史认识论问题研究》为其中之一的《反映与建构——历史认识论问题研究》分册,书中具体包括了:历史认识客体与“历史事实”的多重性、历史认识的本质属性等内容。

作者简介

目录信息

总序
导言
第一章 历史认识运动的个体-社会机制
一、历史认识主体问题之“发现”
二、历史认识主体范畴研究之“缘起”
三、历史认识主体概念内涵之界定
四、历史认识主体形式之划分
五、历史认识个体主体意识之结构
六、历史认识群体主体意识之“审查”
七、历史认识主体意识渗透之不可避免性
八、历史认识主体之属性
九、余论
第二章 历史认识客体与“历史事实”的多重性
一、历史认识客体有几重
二、历史认识客体属性及其影响
三、“历史事实”概念研究
四、余论
第三章 历史认识运动形式的复杂性
一、历史认识基本形式
二、历史认识层次
三、历史思维及其形式
四、余论
第四章 历史认识的本质属性
一、历史认识本质的相对性
二、历史认识性质的客观性
三、余论
第五章 历史认识真理标准三家十二说
一、历史认识的“可检验性”及其特点
二、历史认识真理标准与“检验”形式
三、余论
我与我的客体(代后记)
· · · · · · (收起)

读后感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用户评价

评分

承认关于历史研究中的主体能动性的影响,说明了客观历史的不可存在性。由夹杂历史学家主观意识的资料出发,是不可能得到纯粹客观真实的历史原貌的。但是过分强调唯物主义历史观,甚至说没有马克思主义哲学深厚的功底就不能研究历史,这他妈绝对是中国化的产物。

评分

姚老师讲的很好,但稍显琐碎,因此用这本书做辅助,认识论可以很清晰了

评分

承认关于历史研究中的主体能动性的影响,说明了客观历史的不可存在性。由夹杂历史学家主观意识的资料出发,是不可能得到纯粹客观真实的历史原貌的。但是过分强调唯物主义历史观,甚至说没有马克思主义哲学深厚的功底就不能研究历史,这他妈绝对是中国化的产物。

评分

承认关于历史研究中的主体能动性的影响,说明了客观历史的不可存在性。由夹杂历史学家主观意识的资料出发,是不可能得到纯粹客观真实的历史原貌的。但是过分强调唯物主义历史观,甚至说没有马克思主义哲学深厚的功底就不能研究历史,这他妈绝对是中国化的产物。

评分

姚老师讲的很好,但稍显琐碎,因此用这本书做辅助,认识论可以很清晰了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