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卫.丹比在离开哥伦比亚大学30年后又重新走进了课堂,和18岁的学生们一起,和他们读同样的书。对于那些被称作为西方文化堡垒的经典著作,作者又一次重新阅读。他的行为证明,即使在这样的后工业社会,人心仍然是倾向古典的。
《伟大的书》的译者后记 作者: 曹雅学 在这几个月的翻译过程中,我一直不断地想象着这本书的实际读者是谁,他们(中国读者们)为什么想读这本书,他们可以从这本书中期待什么。所以我想我有必要向读者简要地描述一下这本书。 如书名所提示的,这是一本关于“伟大的书”...
评分"我需要开始写这本书,部分地是因为我已不知道我知道什么.我感到我所读过的或我所理解的正在滑走. 我拥有信息,但没有知识; 我拥有观点,但没有原则; 我拥有本能,但没有信念." 这前言里的话可以看作是本书的缘起吧. 大卫.丹比, 影评家,两个儿子的父亲,生活在纽约...
评分原文:http://www.xctsg.org/archives/48286 《伟大的书》我看的版本是国际文化出版公司的版本,副标题是:西方经典的当代阅读。http://book.douban.com/subject/1872142/ 。但译名更准确的应该是江苏人民出版社的http://book.douban.com/subject/1066762/ 副标题: 我与西方...
评分这本书我还是九十年代看的,当时非常想了解一些西方名著,但是一般的介绍流于表面,很难使我对这些名著产生共鸣。这本书是作者结合自身阅读名著时的感受写成,比如它里面对李尔王的描写,让我确实产生了莎士比亚著作对人物描写很深刻的感受,还有里面对伍尔芙作品的一些转录,...
评分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