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序性制裁理论

程序性制裁理论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出版者:中国法制出版社
作者:陈瑞华
出品人:
页数:425
译者:
出版时间:2010-4-1
价格:62.00元
装帧:平装
isbn号码:9787509317501
丛书系列:法制出版社 法学文库
图书标签:
  • 刑事诉讼法
  • 司法制度
  • 法学
  • 法学
  • 国际法
  • 国际政治
  • 制裁
  • 合规
  • 国际关系
  • 政策
  • 法律
  • 经济
  • 安全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美书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本书是一部以程序性违法的法律后果问题为研究对象的学术专著。作者运用经验实证研究方法,对警察、检察官和法官违反刑事诉讼程序的成因以及官办治理程序性违法行为的主要办式进行了深入的反思和评论。作者讨论了实体法律责任制度的缺陷,论证了程序性制裁制度的正当性和理论基础,分析了巾同现行的程序性制裁制度的主要不足,并就程序性制裁制度的完落以及与程序性制裁有关的程序性裁判、程序性辩护、程序性上诉等制度的重构,提出了系统的理论设想。本书提出并分析了“程序性违法”、“程序性制裁”、“程序性法律责任”、“程序性裁判”、“程序性辩护”、“程序性上诉”等一系列新的法学概念,初步形成了一个以权利救济为中心的程序性制裁理论。本书在学术上的开拓和创新,拓展了刑事诉讼法学的学术版图,有助于刑事诉讼基础理论的发展。

作者简介

陈瑞华,男,1967年2月生,山东聊城人。现任北京大学法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中囤政法人学学士(1989),中国政法大学硕士(1992),中国政法人学博士1995),北京大学法律学系博士后研究人员(1995-1997),美国耶鲁大学法学院高级访问学者(2002),1997年起往北京火学法学院任教。

研究领域主要有刑事诉讼法学、刑事证据法学、司法制度和程序法祭础理论。独立出版的著作有:《刑事审判原理论》(1997,2004),《刑事诉讼的前沿问题》(2000,2005),《看得见的正义》(2000),《问题与主义之间——刑事诉讼基本问题研究》(2003,2008),《程序性制裁理论》(2005,2010),《删事诉讼的中国模式》(2008,2010),《法律人的思维疗式》(2008),《论法学研究方法》(2009),《比较刑事诉讼法》(2010)。

2004年11月,获得中国法学会第四届“十火杰出青年法学家”称号。2010年3月,获得中国教育部“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资格。

目录信息

折叠第一章
程序性违法的性质与成因
一、问题的提出
二、对三个案例的分析
三、程序性违法的性质
四、作为人权法的刑事诉讼法
五、刑事诉讼立法的基本缺陷
六、“重实体、轻程序”的奖惩机制
七、刑事司法中的潜规则
八、对程序性制裁制度的观念抵触
九、结论
折叠第二章
程序性违法的实体制裁问题
一、问题的提出
二、对杜培武案件的综合分析
三、行政纪律处分的效果
四、刑事追诉的可行性
五、附带民事诉讼的作用
六、国家赔偿制度的局限性
七、对实体性制裁制度的若干评论
折叠第三章
程序性制裁的法理学分析
一、问题的提出
二、什么是程序性制裁
三、程序性制裁的基本模式
四、程序法的独特制裁方式五、为什么要制裁程序性违法行为
六、为什么要选择宣告无效的制裁方式
七、程序性制裁的局限性
八、程序性制裁的未来
折叠第四章
程序性制裁之实证分析
一、引言
二、现行的程序性制裁制度
三、排除规则的个案分析
四、撤销原判、发回重审的个案考察
五、准许撤诉:一种新的程序性制裁方式?
六、从轻量刑:一种可行的程序性制裁方式?
七、确立程序性制裁制度的理论思路
折叠第五章
程序性裁判的基本问题
一、问题的提出
二、什么是程序性裁判
三、程序性裁判的实践形态
四、是否存在“审判之中的审判
五、检察官、律师和法官的主要分歧
六、“刑讯逼供”的双重法律意义
七、庭外供述笔录的非自愿性推定原则
八、程序性裁判的基本制度要素
九、程序性裁判与司法改革
折叠第六章
程序性辩护的兴起与困境
一、问题的提出
二、两个案例的比较分析
三、程序性辩护的性质
四、作为诉权行使方式的程序性辩护
五、程序性辩护的诉讼分布
六、程序性辩护的效果
七、程序性辩护的现实困境
折叠第七章
程序性上诉之初步研究
一、问题的提出
二、程序性上诉的比较分析
三、对中国程序性上诉制度的反思
四、程序性上诉的基本理由
五、审判程序违法的法律后果
六、程序性上诉与审级制度
折叠第八章
程序性制裁理论的体系
一、程序性违法
二、程序性制裁
三、程序性裁判
四、程序性辩护
五、程序性上诉
六、程序性制裁理论的开放性
相关文献
一、中文部分(按作者姓氏拼音字母顺序排列)
二、英文部分(按作者姓氏字母顺序排列)
索引
· · · · · · (收起)

读后感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用户评价

评分

这是在第一版http://book.douban.com/subject/1262237/基础上的修订。奇怪,中国法制出版社的书号有多的吗?为什么第二版换书号了???

评分

这是在第一版http://book.douban.com/subject/1262237/基础上的修订。奇怪,中国法制出版社的书号有多的吗?为什么第二版换书号了???

评分

可惜被我荒废了

评分

可惜被我荒废了

评分

看的是第三版,行文如其序,将英美法系和大陆法系对程序性违法的制裁规则提炼出系统的理论,后几章结合中国进行分析。独立于实体性制裁的思维方法,对学习外国刑诉也很有教义,推荐推荐推荐~(其中一丢丢啰嗦和重复可以忽略不计哈哈哈)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