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造性的采訪

創造性的采訪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2025

出版者:中國人民大學齣版社
作者:肯·梅茨勒(Ken Metzler)
出品人:
頁數:198
译者:李麗穎
出版時間:2010年
價格:29.80元
裝幀:平裝
isbn號碼:9787300116945
叢書系列:新聞與傳播學譯叢·國外經典教材係列
圖書標籤:
  • 新聞
  • 采訪
  • 新聞學
  • 記者
  • 新聞傳播
  • 傳播
  • 美國
  • 肯·梅茨勒
  • 采訪
  • 創意
  • 寫作
  • 溝通
  • 洞察
  • 提問
  • 敘事
  • 思維
  • 錶達
  • 技巧
想要找書就要到 小美書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具體描述

《創造性的采訪(第3版)》運用大量案例和插圖,結閤作者多年來新聞采訪實踐和教學的經驗,形象生動地介紹瞭新聞采訪各個環節的方法和技巧。例如:如何成功地策劃和準備采訪,如何從采訪對象那裏獲取有意義的信息,如何營造和諧友善的采訪氣氛,如何藉助電子手段進行采訪等等。書中深入探討瞭“采訪的倫理道德”這個業內人士多年來非常關注的問題,還就如何將采訪轉化為報道提齣瞭若乾操作性極強的指導性建議。此書已被美國許多新聞院校采用為專業教材,並被列為新聞記者的必讀書目。

著者簡介

肯·梅茨勒,1956年畢業於美國俄勒岡大學,獲新聞學學士學位,之後做過五年新聞記者。1961年獲美國西北大學新聞學碩士學位,同年開始在大學裏任教。現任俄勒岡大學新聞傳播學院名譽教授。梅茨勒教授於1972年開始教授新聞采訪課程,曾經在世界多個城市主持召開學術研討會,討論新聞采訪和信息采集的各類方法。主要作品有《創造性的采訪》等。《創造性的采訪》多年來一直被美國務:大院校的新聞院係作為專業教材使用。

圖書目錄

第1章 你的采訪問題何在 顯性問題 隱性問題第2章 何為采訪? 不帶個人評價的傾聽——一條基本原則 記者如何獲取信息 什麼是新聞采訪 創造性的采訪 創造性的提問 采訪的類型——直接采訪和間接采訪 第3章 采訪的十個步驟 明確采訪目的 進行背景調查 進行采訪預約 策劃采訪 與采訪對象見麵打破僵局 提第一個問題 營造輕鬆和諧的采訪氛圍 提問敏感問題(Asking the Bomb) 提問敏感問題之後的情感恢復 總結本次采訪第4章 采訪要素——個案史 明確采訪目的 背景調查 策劃采訪 電話采訪 需要牢記在心的一些要點第5章 提問 提問的語言要簡單叫瞭 開放式問題和封閉式問題 提問的順序漏鬥 使采訪開始的提問 過濾型問題 探究型(加強型)問題 與事實有關的提問五個“W” 概念界定型的提問l 數字問題 評論性問題 創造性問題 誘導性問題、內容過剩問題和垃圾問題第6章 采訪中對話的延伸 研究的價值 新聞采訪問題的文獻迴頤 “溫柔”提問的重要性 非語言的交流 人際交流的基礎第7章 受訪 一夜成名者的尷尬 為什麼要接受采訪? 采訪對象是否需要建立一個全國性的組織? 被訪者的訪前準備 記者在采訪中使用的花招 最後的幾點說明第8章 采訪策劃 采訪策劃的第一步——明確采訪目的l 提齣采訪要求 做作業 研究采訪對象的性格和興趣 準備提問的領域 預測答案 製訂具體的采訪計劃 保持策劃的彈性 關於策劃的幾點補充 第9章 失敗的教訓第10章 學會傾聽 進攻性的傾聽(Aggressive Iistening)? 怎樣成為職業傾聽傢i第11章 新聞觀察 對“文學性新聞”創作研究的新要求 新聞觀察的三種類型 應該觀察什麼第12章 引語和逸事的采訪 學會識彆引語 引語的采訪 刺激對方講齣一些逸事第13章 電話采訪、采訪記錄與采訪錄音 電話采訪} 做采訪記錄 使用錄音機第14章 特殊問題 難以約見的采訪對象 詢問敏感性問題 采訪的精確忤 如何麗對被訪者的敵意 他們是否存講真話 使模糊的記憶漸漸清晰 托詞迴避的被訪者 不可以公開的言論 新聞發布會 你會怎麼寫我? 枯燥乏味的采訪對象 “無準備的“戰役”第15章 電子輔助采訪? 通過收發電瞭郵件進行的采訪 國際互聯網對采訪的幫助 收集新聞綫索 從網上查閱資料第16章 廣播電視采訪 廣播電視采訪有哪些不同 廣播電視采訪的三種形式 廣播電視采訪的提問 第17章 特定新聞領域的采訪 不同采訪領域的采訪方式 特定領域新聞采訪的基本原則 怎樣開始某一領域的新聞采訪 采訪某一新的領域需要遵循的基本步驟 新聞的三個來源 事態不明情況下的提問 第18章 多重采訪項目 多重采訪項目的實質 多重采訪項目的特殊要求第19章 人物采訪 人物采訪的分類 人物采訪的用途 人物處理時需要注意的幾個問題 如何進行人物采訪 可用於人物采訪的個提問 記住采訪者第20章 采訪的倫理道德問題 欺騙 背叛 歪麯 侵犯個人隱私 采訪對象的“權利法案” 總結第21章 通嚮事實真相的十個步驟附錄A 采訪練習附錄B 采訪報告示例參考文獻書中提到的采訪索引譯後記
· · · · · · (收起)

讀後感

評分

这本书真的是我看过的新闻书里最好的教材了,好不枯燥,既有实用性又有可读性,在趣味中学到采访及沟通的方法。现在关于新闻的教材更多的都太过于理论化了,无论是新闻的哪个方面,包括实用技能,讲解起来都比较难懂,而这本书在看的过程中就有挖到宝的感觉,很想买上一本认真...

評分

这本书真的是我看过的新闻书里最好的教材了,好不枯燥,既有实用性又有可读性,在趣味中学到采访及沟通的方法。现在关于新闻的教材更多的都太过于理论化了,无论是新闻的哪个方面,包括实用技能,讲解起来都比较难懂,而这本书在看的过程中就有挖到宝的感觉,很想买上一本认真...

評分

按中医问诊路数,跟人交流不外乎望闻问切,通常只听只看似乎更有意思。然而采访却不能坐着干瞪眼,除了问对话抛砖引玉,记者还得让对方好好聊天把所需信息和盘托出。为稳妥起见,从业小白们都从照纲宣科做起,但对话太枯燥极有可能采不到想要的信息,还会失去再访的机会,所以...  

評分

这本书真的是我看过的新闻书里最好的教材了,好不枯燥,既有实用性又有可读性,在趣味中学到采访及沟通的方法。现在关于新闻的教材更多的都太过于理论化了,无论是新闻的哪个方面,包括实用技能,讲解起来都比较难懂,而这本书在看的过程中就有挖到宝的感觉,很想买上一本认真...

評分

这本书真的是我看过的新闻书里最好的教材了,好不枯燥,既有实用性又有可读性,在趣味中学到采访及沟通的方法。现在关于新闻的教材更多的都太过于理论化了,无论是新闻的哪个方面,包括实用技能,讲解起来都比较难懂,而这本书在看的过程中就有挖到宝的感觉,很想买上一本认真...

用戶評價

评分

多聽多問,還是要多跑跑。

评分

我究竟為什麼會看這本書還堅持啃完瞭 實在太奇怪瞭

评分

挑齣“提問”與“傾聽”的章節來讀瞭。

评分

挑齣“提問”與“傾聽”的章節來讀瞭。

评分

然而最主要的還是實踐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書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