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经济缺什么

中国经济缺什么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出版者:山西经济出版社
作者:朱敏
出品人:
页数:200
译者:Dilemma&Trend
出版时间:2010-3
价格:29.80元
装帧:平装
isbn号码:9787807671640
丛书系列:智石丛书
图书标签:
  • 经济
  • 中国经济改革之路
  • 经济学
  • 中国智囊观点
  • 经济管理
  • 社会学
  • 成长思考
  • 没有独到的观点,不够系统
  • 经济学
  • 中国经济
  • 发展战略
  • 改革开放
  • 市场经济
  • 产业升级
  • 创新
  • 政策分析
  • 经济问题
  • 宏观经济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美书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中国经济缺什么:高层智囊大解局》是15位经济学家与作者朱敏阔论金融时政的访谈精华录,共同探讨危机之下中国经济缺什么,及未来30年中国经济发展缺什么两大主题。关于中国经济的更多问题,《中国经济缺什么:高层智囊大解局》中都作出了精彩的论述,涵盖了股市、货币政策、房地产、金融安全、社会保障、增长模式转型、国进民退等热点争议问题,把脉中国经济。书中,15位著名经济学家倾情畅谈。陈志武、茅于轼、斯蒂格利茨、刘伟、夏斌、白重恩、艾丰、魏杰、魏加宁、张卓元、吴晓求、盛洪、张文魁、江平和黄桂田,每一位都是各自领域中的权威专家。

“金融阴谋论”为何在中国流行?

“4万亿”投资是否会引发通胀?

房产“物业税”征还是不征?

股市回暖等于经济回暖么?

谁是“国进民退”的罪魁祸首?

如何降低失业率提高经济效率?

经济复苏,信心真的是黄金吗?……

作者简介

朱敏,江西奉新人,哥伦比亚大学中国企业研究中心高级研究员,青年学者。关注经济转轨与制度创新,追求专业精神和人文情怀。现为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新经济导刊》执行总编。

先后担任多家媒体专栏作家或总主笔,“金融街”财经书系出版人,清华EMBA奖学金获得者,国资委商业科技质量中心首席经济学家。

近年来出版了《通向彼岸之路:吴敬琏风雨八十年》《中国经济缺什么》《转型的逻辑》等著作。

E-mail:guoyanzhumin@163.com

目录信息

上篇:危机之下,中国经济缺什么

1. 危机:内忧外患制造“完美风暴”
中国经济的“依赖症” 魏杰
全世界的出口导向型经济都出现了问题。1987年是日本,1997年是东南亚,现在轮到中国了!
中国经济有“内伤” 魏加宁
2007年,企业家稀里糊涂就赚了钱;2008年,辛辛苦苦也没赚到钱。这是为什么?
“中美共同体”只是“看上去很美” 夏斌
华尔街喝醉了,酒是谁送的?相当部分是中国送的。金融危机后,世界经济“去美元化”已动摇美国霸权。
2.“4万亿”救市:要数量,更要质量
怎样拯救中国经济 魏杰
减税救企业,企业保就业,就业拉消费。
“4万亿”的重点有偏差 茅于轼
奥巴马一当选就宣布创造250万个就业岗位,没说GDP要增长多少。中国的“救市”导向需反思。
“4万亿”投资不要火上浇油 张卓元
现在最令人担心的是用进一步的产能过剩来治理产能过剩,地方投资失控很可怕。
每一分钱都要花在国计民生上 江平
“路灯是最好的警察”,4万亿投资只有在透明的情况才能减少腐败和失误的发生。
3.经济复苏:别好了伤疤忘了痛
正视经济复苏中的数据争议 陈志武
信心就是黄金,前提是这个信心是真实的信心。公众因虚假经济统计数据而盲目投资和消费,这是非常可怕的。经济开始复苏,改革的声音有所停滞,这是非常遗憾的。
金融危机提升中国地位 斯蒂格利茨
中国居民的储蓄只是稍高而并不是特别高,而反常的是企业部门收入过高,它们的利润过高,而且企业的储蓄率过高,导致工资水平过低。

下篇:危机之后,未来30年中国经济缺什么

4.经济走向:痛并快乐着
近期主要是反衰退,中期主要是反滞胀 刘伟
短期内的主要威胁不会是通货膨胀,而是经济衰退。现在为了缓解失业率,所出的代价就是未来的通胀压力。
中国经济基本面依旧是好的 魏杰
未来类“迪拜事件”还会发生,但我认为中国经济是“谨慎乐观”的。
中国经济休整过后有晴空 张卓元
未来中国要建成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可能有些难度,攻坚战最好不要打。
打造金融安全网与社会安全网 魏加宁
搞项目多少资金都舍得,但建安全网这种看不见的工程就不舍得投钱了,因为不体现政绩。
美国可能需要很长一段时间来真正走出危机 斯蒂格利茨
凯恩斯的那一套已经过时,全球需要发生改变。至于美国可能从一个泡沫走向另一个泡沫。
5.金融创新:别把孩子和洗澡水一起倒掉
金融阴谋论在中国为何流行 陈志武
《货币战争》的逻辑有许多隐形的假设,最后一概没有解析清楚。而国际金融体制对中国金融的监管和创新,就是一枚硬币的不同两面。
没有存款保险制度是中国金融业的很大漏洞 魏加宁
危机一来地方政府先救企业,这是不对的。应对金融危机冲击,第一件要做的事是要加固金融安全网。
没有法律保护的地方融资是危险的 江平
一时间地方债、民间金融迅速放开,但在没有法律保护的情况下,购买的人对风险不可预见。
现代金融体系既高效配置资源又可分散风险 吴晓求
中国必须实行强国金融战略,要有一个发达的资本市场和中国货币的国际化,以降低被美国金融绑架的机率。
6.货币与财政:让人民币为人民服务
要全球化,但不要全盘西化 刘伟
把人民币封闭起来并不能屏蔽掉金融风险。中国的货币政策不是不够松,而是货币政策的传导机制有问题,就像心脏需要供血,但是血管这儿被堵塞。
我有四项理由主张地方发债 魏加宁
目前这种经济环境下,减税是一个首选的政策,它比增加支出更有意义和效率。
扩大居民消费要靠财政出钱 张卓元
扩大内需是必然选择,但我认为现在一个劲地投资也有问题。
7.房地产:中国人的幸福经济学
房产“物业税”征还是不征 白重恩
物业税所引起的一次性房价降低,有利于中低收入消费者购房。
中国房价走势充满不确定性 夏斌
中国要吸取世界各国发展房地产市场中的经验与教训。凡是将房市作为消费市场的国家,经济周期波动比较小;凡是将房市作为投资市场的国家,经济周期波动就比较大。
......
· · · · · · (收起)

读后感

评分

对于中国经济问题,此前关注比较多的是非主流经济学家及独立财经评论家的思想和观点,如郎咸平(争议人物,很多人质疑郎咸平是演讲家而非经济学家)、谢国忠、张五常、时寒冰、曹建海等。虽然他们分属不同思想流派,专长于不同财经领域,对经济问题的思考或理性或偏激,解决问...  

评分

这种蛤蟆吵坑的编著是最让我头痛的,分辨力太低的结果就是昏头涨脑。由于是编著的,拼凑的后遗症就很多,尽管编辑尽力维持一种公正,但这种公正总是带着编辑的口味的。 这种书适合于什么样的人?没头脑的,还是有头脑的?反正不是我这种有点儿头脑的,可悲的是,我买了这本书...

评分

2003年曾为巴曙松《金融的江湖》一书写过前言,谈了三类经济学家在“经世济用”方面分别不同的作用。 迄今,又过近七年间,未给他人之书作序。前几天,《新经济导刊》的朱敏总编告诉我,其《中国经济缺什么》一书即将付梓,希望我为之写上几句。他也是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的同...  

评分

为什么取这个标题呢?其实我对这本书的期望还是很高的,毕竟是中国高层智囊团的人员的观点,不能不说挺诱惑人的。但是读过之后才发现,原来每个经济学家的观点只是寥寥数语,只是简短的发表了一下自己的观点和见解,根本没有详细进行分析,这是比较遗憾的地方。学习经济,哪能...  

评分

对于中国经济问题,此前关注比较多的是非主流经济学家及独立财经评论家的思想和观点,如郎咸平(争议人物,很多人质疑郎咸平是演讲家而非经济学家)、谢国忠、张五常、时寒冰、曹建海等。虽然他们分属不同思想流派,专长于不同财经领域,对经济问题的思考或理性或偏激,解决问...  

用户评价

评分

10-08-03值班读完 更喜欢书的后半部 对理解认知些本土经济概念还是有帮助的【10-05-27卓越¥ 19.40购】10-07-26 值班开始读 读起来并不枯燥

评分

很难看

评分

读了不下6遍

评分

这种资料汇编,还不如去看baidu

评分

虽然集结了经济学大家们的知名言论,但感觉这些观点都浮于表面(可能是因为我看不懂的关系。。。)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