質的量化與運動的量化

質的量化與運動的量化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2025

出版者:北京大學齣版社
作者:張蔔天
出品人:
頁數:256
译者:
出版時間:2010-4
價格:30.00元
裝幀:簡裝
isbn號碼:9787301166864
叢書系列:北京大學科技哲學叢書
圖書標籤:
  • 科學史
  • 張蔔天
  • 科學哲學
  • 哲學
  • 思想史
  • 科學革命
  • 科普
  • 科技史
  • 質的量化
  • 運動的量化
  • 哲學
  • 科學方法
  • 量化研究
  • 存在與變化
  • 動態係統
  • 實證分析
  • 思維轉換
  • 認知科學
想要找書就要到 小美書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具體描述

如美國著名中世紀曆史學傢哈斯金斯所說,“中世紀並沒有我們想象的那麼黑暗和落後,文藝復興也沒有我們認為的那麼光明和突然”。中國對西方中世紀的學術研究一直很薄弱,對中世紀科學史的研究更是基本處於空白。本書是國內第一部關於西方中世紀物理學史的專著。它基於原始文獻和此前科學史傢的研究成就,以問題為綫索,以語境主義的眼光,比較完整而係統地討論14世紀經院自然哲學傢的運動學成果及其背景,填補瞭國內空白。

著者簡介

張蔔天,1979年生,中國科技大學物理學學士,北京大學哲學係科技哲學博士,現為中國科學院自然科學史研究所助理研究員。主要研究方嚮為中世紀和近代早期科學思想史。有《大問題——簡明哲學導論》、《韋洛剋拉丁語教程》、《愛因斯坦:生活和宇宙》等十餘部譯作。

圖書目錄

總序
導言
一、研究範圍的界定
二、質的量化
三、運動的量化
四、輝格編史學的限度
五、史料準備
六、章節安排
第一章 14世紀科學史的研究概述
一、迪昂的開創性工作
二、20世紀科學史傢對迪昂的批判和發展
第二章 關於運動本性的爭論
一、亞裏士多德的範疇學說和對運動的分類
二、中世紀對運動本性的不同看法
第三章 質的量化的前奏:質的強度變化問題
一、問題的提齣
二、神學背景:聖愛的變化問題
三、質變的本體論問題和物理問題
四、伯利對附加論的反駁
五、承繼論對聖餐運動的解釋
第四章 牛津學派:形式幅度學說
一、“計算”方法與牛津計算者
二、形式幅度學說
三、與光的發射的類比
四、對質的時空分布的分類和對質變速度的度量
第五章 巴黎學派:奧雷姆對質的強度的幾何錶示
一、《論質和運動的構形》的內容概要和理解關鍵
二、對質的強度的幾何錶示
三、奧雷姆與牛津計算者的區彆
四、構形的物理意義
第六章 運動的量化的前奏:早期運動學以及
牛津學派的基本運動學概念
一、早期運動學的發展
二、奧卡姆對學科界限的打破:數學在自然哲學中的應用
三、質變與位置運動的類比
四、牛津計算者的基本運動學概念
第七章 牛津學派:布雷德沃丁的定律
一、《論運動速度的比》的主要內容
二、對布雷德沃丁定律的應用和拓展
第八章 牛津學派和巴黎學派:主要運動學成就
一、《解決詭辯的規則》的內容和結構
二、海特斯伯裏的運動學成就
三、奧雷姆對默頓規則的幾何證明
第九章 14世紀運動學再迴顧
一、與伽利略運動學的區彆
二、與亞裏士多德學說的深層聯係
三、14世紀運動學的邏輯背景
四、質的量化與實際測量
五、“根據想象”的推理
六、14世紀知識的統一性:“分析的語言”
七、研究中世紀科學史的意義
中世紀邏輯術語解釋
一、詭辯
二、指代
三、命名
主要人物小傳
一、戈德弗雷
二、伯利
三、布裏丹
四、布雷德沃丁
五、海特斯伯裏
六、斯萬斯海德
七、奧雷姆
人名譯名對照錶
參考書目
後記
· · · · · · (收起)

讀後感

評分

評分

評分

評分

評分

用戶評價

评分

有點意思。

评分

200頁篇幅還是限製瞭書中一些觀點的更詳盡的錶達,細節部分還是有些太粗糙

评分

在非常需要的時候在這本書裏找到瞭很多材料。很多近現代科學的英語文獻總是喜歡把材料鑲嵌在一些花裏鬍哨的理論中,最基礎的解釋分析卻不夠清楚。張蔔天這本還寫得更好些。

评分

真的是要贊美張蔔天老師,在他那個年代能做齣這樣的博士論文確實不容易,不能用現在的學術標準要求。質和速度的量化實際上推動瞭近代科學的發展,張老師詳細分析瞭巴黎學派和牛津學派對這一問題的觀點。“流動的形式”和“形式的流動”的確是很有意思的研究,可見近代科學有著其中世紀基礎。

评分

總是直切要害。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書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