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最早发现自己穆斯林身份的那天也是意识到父亲总不在身边的时刻,这两个发现就好像一起出生的双胞胎,接踵而至。
我必须寻找到我的父亲,因为我不能生活在没有他的黑暗之中。
我想要解开父亲留给我的羁绊:这个一开始纯属个人的羁绊,一路上却渐渐显现出其中交汇了更加深远的宗教和历史洪流。
我从伊斯兰世界边缘的伊斯坦布尔出发,穿越叙利亚,来到麦加的中心,穿越伊朗,最后到达我父亲的国度——巴基斯坦。”
这本书用优美的语言全景式展现从中东到印度次大陆的自然之美,揭开隐藏于历史深处的家族、身世、政治和宗教之谜。
阿蒂西•塔西尔(Aatish Taseer),出生于英国,现为《时代周刊》记者。父亲是穆斯林(巴基斯坦旁遮普省省长),母亲是锡克教徒(印度资深记者)。塔西尔能流利地说法语、印地语、乌尔都语、旁遮普语和英语,现居伦敦和德里。
看了这本有三遍了,每一次的感触都不一样。最喜欢作者描述克尔白的那个篇章,“克尔白本身并不是精巧的建筑,确不会令人失望。它简朴的外形表达了对世间一切欲求的蔑视,它坚固沉寂。虽然不是建筑业的杰作,内在却坚不可摧。与其说它是一处纪念碑倒更像是来自天堂的一处住所。...
评分借此对穆斯林国家的穆斯林有了一些新的了解。作者他只是永远站在局外来观看穆斯林世界的。永远无法理解伊斯兰其中内在的真谛。不过有些话还是陈述的很真实。
评分人性真是很奇怪,有向上升华冲动,也有向下堕落的冲动。当一个社会普遍都堕落时,就有人想要过一种纯洁的生活,这种道德运动往往会引起某种宗教教条的兴盛。当一个社会被教条束缚的很死时,人们又想过一种宽松的生活。并不是向上意味着绝对的善,那个善可能是灾难,天堂和...
评分没想到是这样一部书,作者英国出生印度长大,却有着一个几乎未谋面的、自私冷漠的“文化穆斯林”父亲。就这一丝丝机缘,作者从欧洲出发,做了一场为期8个月的伊斯兰之旅。 这个欧洲背景的儿子以其西方背景放大了对途经的各伊斯兰/穆斯林统治阶层的集权、专制、暴虐、腐败,穆...
评分首先,作者的观点是偏激的,而且忽视了所述国家的历史传统和特殊国情。当然,文学作品本身就是主观的,作者有理由表现自己的想法,作为评论者的我也是主观的,绝对客观是不存在的。因此,在我看来,一个失败的作家,失败的儿子,一本失败的小说构成了这本书的全部。 但是值得注...
有几段不错
评分游记
评分看stranger to history总以为作者aatish taseer是基佬:父爱的缺失外加男性社会兄弟般的情谊,以及从伊斯坦布尔的GAY吧到德黑兰异装癖的暗送秋波,但从WIKI的词条里,你又会发现,他可是著名的公子哥,目前正和英女王表亲的独女交往,当然他就长着一张阿三脸。但这的确是本好书,可以与兲朝现代化映照
评分迄今为止只看过三本有关穆斯林的书:跟风拜读的大热畅销情感佳作<穆斯林的葬礼>和<追风筝的人>,以及这本在书架上偶然发现的用个人身世的特殊性探索穆斯林世界的旅行故事。在穆斯林不断震惊世界的局势中,我浅薄而含混地认为归根结底信仰,宗教和种族都是zz利用的工具。坦白说,对于政史盲来说,书中提到的很多内容看得不明就里,比如印度教、锡克教、穆斯林之间的关系,国家政权的交替,还得补补课,虽然有些知识上学时学过,可是完全没印象了。
评分还是不如奈保尔,不过作者当然比较年轻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