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文生態學與生態水文學

水文生態學與生態水文學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2025

出版者:中國水利水電
作者:(英)伍德//漢納//賽德勒|譯者
出品人:
頁數:333
译者:
出版時間:2009-12
價格:39.00元
裝幀:
isbn號碼:9787508465036
叢書系列:
圖書標籤:
  • 秦大庸
  • 水生態
  • 地球科學
  • 水文生態學
  • 生態水文學
  • 水文學
  • 生態學
  • 流域生態
  • 水資源
  • 生態係統
  • 環境科學
  • 水土保持
  • 生態環境
想要找書就要到 小美書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具體描述

《水文生態學與生態水文學:過去、現在和未來》內容簡介:傳統水文學、大氣科學、生態學、環境科學因學科分工的不同難以滿足實踐需求,需要在多學科理論與方法綜閤交叉的基礎上開展水循環及伴生過程的集成研究。在這種背景下,生態水文學這一新興學科得以産生並受到學術界的高度關注。《水文生態學與生態水文學:過去、現在和未來》較為係統地總結瞭生態水文學相關研究領域的最新研究進展,詳細闡述瞭各領域的最新研究方法,對我國開展生態水文學研究具有較為重要的參考意義。

《水文生態學與生態水文學:過去、現在和未來》適閤各大科研院所的專傢、學者、研究人員以及大中專院校師生參考使用。

著者簡介

圖書目錄

譯者的話前言1 水文生態學與生態水文學:引言 1.1 寬泛的內涵 1.2 簡要迴顧 1.3 焦點問題 1.4 本書要旨 1.5 小結 參考文獻2 森林生態係統中樹木如何影響水文循環 2.1 引言 2.2 蒸騰蒸發中的關鍵過程與概念——發展曆史和研究現狀 2.3 森林生態係統的蒸散發 2.4 概念應用——森林生命周期中的水文過程 參考文獻3 裸露河濱灘地上無脊椎動物的生態水文學 3.l 引言 3.2 ERS生境 3.3 無脊椎動物保護與ERS生境 3.4 ERS生境中的水流乾擾 3.5 水流擾動對ERS無脊椎動物生態的重要性 3.6 多大程度的擾動是維持ERS多樣性所必需的 3.7 ERS無脊椎動物多樣性所麵臨的威脅 3.8 小結 參考文獻4 河流廊道的水陸相互作用 4.1 引言 4.2 水生生物——陸生生物流的控製因素 4.3 河流廊道的水陸係統物質能量流 4.4 人為因素對水陸相互作用的影響 4.5 結論 4.6 展望 參考文獻5 流激擾動及其生態學響應:洪水和乾旱 5.1 引言 5.2 擾動的定義 5.3 擾動及其響應 5.4 擾動和生物避難所 5.5 洪水 5.6 乾旱 5.7 洪水的響應 5.8 乾旱的響應 5.9 總結 5.10 水文擾動和未來的挑戰 參考文獻6 地錶水——地下水交換過程與河流生態係統功能:基於時空尺度的分析 6.1 引言 6.2 河流生態係統——水文地貌模塊和生態係統功能 6.3 徑流演變與地錶水、地下水運動 6.4 對於地錶水、地下水交換過程與河流生態係統結構和功能而言的流量變異性的含義 6.5 結論 參考文獻7 生態水文和氣候變化 7.1 引言 7.2 生態水文對河流的影響 7.3 氣候變化的生態水文響應模擬研究 7.4 氣候變化的生態水文響應的實驗性研究 7.5 水文學傢和生態學傢的不同觀點 7.6 未來研究的需求 7.7 附言 參考文獻8 長係列(古)記錄在水文生態學和生態水文學中的作用 8.1 河流-洪泛區-湖泊係統和係統監測的局限性 8.2 主要概念 8.3 古生態學和古水文學的指標及轉換函數 8.4 古生態水文學的恢復和加強 8.5 案例一 英格蘭西南部的Culm河 8.6 案例二 丹麥湖泊的變化 8.7 結論 參考文獻9 水生生態係統水文生態相互作用:地錶水和地下水現場實驗監測方法 9.1 概述 9.2 研究的相關內容——命題、尺度、正確度與精度 9.3 直接的水文學方法評估地錶水與地下水相互作用 9.4 評估地錶水與地下水相互作用的間接水文方法 9.5 未來技術的挑戰和機遇 參考文獻10 徑流情勢變化對流域生態影響的檢測 10.1 引言 10.2 對生態水文數據的要求 10.3 文獻分析 10.4 尺度的重要性 10.5 河流數據的采集和分析 10.6 生態數據的采集和分析 10.7 為水文生態學分析整閤水文、生態的數據 10.8 河流變化和生態響應的未來方嚮和挑戰 參考文獻11 利用高分辨率遙感認識河道生境 11.1 概論 11.2 尺度——河流生境的粒度和遙感數據的必要條件 11.3 水深與地形 11.4 底質 11.5 單晶粒識彆 11.6 集成粒度參數的確定 11.7 應用舉例——鮭魚河的底質測圖 11.8 展望 參考文獻12 生態水力學的數學與概念方法 12.1 導言 12.2 生態水力學的構想 12.3 工程學及生態學的方法 12.4 生態水力學的概念 12.5 生態水力學的兩個例子 12.6 討論 12.7 總結 參考文獻13 水文生態學:水資源管理和河流調控的科學依據 13.1 引言 13.2 水資源管理的科學依據 13.3 水資源管理中的水文生態學 13.4 在解決水資源問題中的運用 13.5 結論 參考文獻14 洪泛平原在削減硝酸鹽的非點源汙染過程中所起的作用 14.1 概述 14.2 河岸帶緩衝區的脫氮作用——歐盟國傢的實驗結果 14.3 地貌因素 14.4 未來展望 參考文獻15 修復的洪泛區環境中水流——植被的相互作用 15.1 生態水力學的必要性 15.2 水流_植被相互作用的基本水力學原理 15.3 阻力係數和植被 15.4 流速、流速分布和植被特性 15.5 維度——流速在有植物的復閤河道中的情況 15.6 對水流-植被相互作用的一些經驗說明 15.7 結論 參考文獻16 熱帶洪泛區水文地貌和生態之間的相互作用——委內瑞拉奧裏諾科河流域匯流區的重要性 16.1 概述 16.2 水文地貌動力學 16.3 濱河帶生態係統 16.4 匯流區的縱比降 16.5 結論 參考文獻17 濱河帶植物群落水文生態變化格局 17.1 引言 17.2 濱河帶生境的植被 17.3 水文-生態相互響應機製 17.4 自然變化格局 17.5 人類影響 17.6 發展方嚮 參考文獻18 高山河流的水文生態學 18.1 緒論 18.2 高山河流係統的水源動力 18.3 高山河流的物理化學特性 18.4 高山河流生物群 18.5 對高山河流係統水文生態的綜閤理解 18.6 結論和未來研究方嚮 參考文獻19 河流沉積作用對河流生態係統的意義 19.1 引言 19.2 沙洲形態沉積學 19.3 沙洲形態的演變 19.4 討論和結論 參考文獻20 低地河流係統的物理一生態相互作用:澳大利亞墨纍河中大樹、水力復雜性與本地魚類之間的關係 20.1 概述 20.2 研究區域 20.3 方法 20.4 抽樣結果分析 20.5 討論 20.6 結論 參考文獻21 水力滯留區的生態重要性 21.1 介紹 21.2 地貌和斑塊動力學産生滯留區 21.3 滯留性、水力學和地形學條件 21.4 典型生物體的棲息條件 21.5 滯留和水體形成過程 21.6 河網中滯留區的重要作用 21.7 河流管理中的應用 參考文獻22 水文生態學與生態水文學:挑戰與展望 22.1 引言 22.2 交叉學科方法的必要性 22.3 未來研究主題 參考文獻
· · · · · · (收起)

讀後感

評分

評分

評分

評分

評分

用戶評價

评分

內容比較科普。

评分

內容比較科普。

评分

內容比較科普。

评分

內容比較科普。

评分

內容比較科普。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書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