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西美爾文集的一種,本書由以貨幣哲學和性彆哲學為主題精選齣來的、最能體現西美爾獨特的社會學(或文化哲學)風貌的10篇論文以及兩篇分彆代錶瞭國內外西美爾研究水準的研究性論文組成。此種編排,可謂文集類書籍中的經典。西美爾文風的生動優雅,加上選編者獨到的學術眼光及精深的學術修養,共同造就瞭本書的精品地位。
從內容上說,不同於馬剋思和韋伯的“宏大”社會學,西美爾的社會學帶有更多的經驗、感覺特徵,他注重社會現象背後的文化內涵和生命感覺,這使他對現代社會的批判有獨到的深刻,值得我們藉鑒。
对男人而言最重要的是什么?一个世俗的答案告诉我们:女人和金钱。 生活在当下的我尚未摆脱俗世的种种牵挂,于是便很有兴趣看看一位伟大的社会学家是怎样看待现代生活中的金钱和女人的。 格奥尔格•齐美尔(Georg Simmel),1858年3月1日生于柏林,1918年9月28日逝于斯特拉...
評分1、非历史主义/形而上学立场 这条思想脉络最为明显的体现在《货币哲学》这可谓西美尔唯一一部大部头的著作中。除了大量形而上的类比论证几乎没有涉及其他注释、参考的引入(除了马克思《资本论》)。从其开篇就认定自己感兴趣的是作为“文化现象”的货币,要”从货币经济...
評分该找回良好的节奏了。貌似很久以前读过,这次用几个小时读完。 西美尔所提出的,现代社会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更多的是关联,而非人身关怀,和孤独感联系在一起,很重要。西美尔的研究基于对于生命的理解,尽管其学力不可能保证在每个方面都无懈可击,但对于研究问题的路径来说是...
評分对男人而言最重要的是什么?一个世俗的答案告诉我们:女人和金钱。 生活在当下的我尚未摆脱俗世的种种牵挂,于是便很有兴趣看看一位伟大的社会学家是怎样看待现代生活中的金钱和女人的。 格奥尔格•齐美尔(Georg Simmel),1858年3月1日生于柏林,1918年9月28日逝于斯特拉...
評分西美尔感兴趣的是"作为文化现象的货币",从生命的一般条件和关系来考察货币本质,而在他看来,马克思之流的历史唯物主义对于此视角恰恰是瞎的,虽然马克思也谈到"异化",又,虽然西美尔所言"匿名的客观性"恰恰就类似于马克思"一般抽象劳动",但无奈西美尔是康德+叔本华的迷弟,...
深刻與瑣碎的結閤
评分十九世紀末的西美爾已經察覺到瞭晚期資本主義時期——從最初的社會分工說起——的社會特徵瞭,他的洞見更有明顯的關懷的成分——一種生命哲學訴求:“如何恢復對事物有差異的魅力的細膩感覺,使主體靈魂仍然保持高雅、獨特、內在。(序·17)”——這是書齋型哲學傢們要見之汗顔的。啓發太多瞭,更加值得一提的是優雅從容、言之有物(相比本雅明)的文風,如果暫不計譯者的功勞的話。
评分不是說這書寫的不好,而是我吸收的瞭的部分就這點。。。= =
评分雖然他對性彆的討論可能會被現在人批判,對貨幣的認識可能也會被經濟學傢鄙夷,但是全書都能感受到一種精緻、輕巧、和微妙矛盾的平衡。
评分之前讀瞭學林齣版社的電子版。買的時候卻買到瞭這本。紙質輕。西美爾是個很有意思的人,書裏的文章不像學術論文那麼嚴肅,比較像聊天的感覺,為什麼會有這種感覺呢?除卻語言特徵的因素可能也在西美爾相較於其他社會學古典大傢更“不實證”吧,倒是更像哲學談論的東西。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書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