壓力容器分析設計

壓力容器分析設計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2025

出版者:化學工業
作者:(奧)約瑟夫L.澤曼//弗朗茨·拉捨爾//塞巴斯蒂安·辛德勒|譯者
出品人:
頁數:228
译者:
出版時間:2010-1
價格:59.00元
裝幀:
isbn號碼:9787122054012
叢書系列:
圖書標籤:
  • 壓力容器
  • 分析
  • 設計
  • 機械工程
  • 容器技術
  • 有限元
  • 強度計算
  • 材料力學
  • 安全規範
  • 工業設備
想要找書就要到 小美書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具體描述

《壓力容器分析設計:直接法》旨在促進有限元分析在壓力容器設計領域的應用發展。書中介紹瞭一種在壓力容器設計中使用的新穎可靠。經濟實用的有限元分析方法——壓力容器設計直接法。這一規範化的方法是基於綫性或者非綫性有限元法、部分安全係數的概念以及與設計校核相關的失效模式。

所涉及的設計校核包括:

總體塑性變形設計校核(GPD-DC);

漸增塑性變形設計校核(PD-DC);

穩定性設計校核(S-DC);

(循環)疲勞設計校核(F-DC);

靜平衡設計校核(SE-DC)。

《壓力容器分析設計:直接法》的目的是作為壓力容器分析設計直接法的支持材料,通過提供主要原理,基本想法和假設等背景資料,使《壓力容器分析設計:直接法》成為這個新方法的參考書。

讀者可以通過書中工程實際案例熟悉該方法,並且明確問題及相應求解方法,以及該方法的優缺點等。

《壓力容器分析設計:直接法》適用於壓力容器設計者。檢驗機構的設計專傢以及在各行各業中緻力子結構設計的研究人員。

著者簡介

圖書目錄

第1章 引言1第2章 概述3 2.1 分析設計直接法概述3 2.2 術語和定義5 2.2.1 與失效相關的術語5 2.2.2 與載荷有關的術語9 2.2.3 與模型有關的術語13 2.2.4 與厚度相關的術語15 2.2.5 與響應相關的術語15 2.2.6 與設計校核有關的術語17 2.3 載荷特徵值和特徵函數概述21 2.3.1 承壓設備指令中的要求21 2.3.2 根據PED要求得到的載荷特徵值和特徵函數22 2.4 設計模型和本構關係概述24 2.4.1 設計模型24 2.4.2 材料本構關係概述26第3章 設計校核與載荷工況33 3.1 設計校核33 3.2 載荷工況34 3.3 步驟38 3.3.1 步驟一建立載荷工況清單38 3.3.2 步驟二建立設計校核錶39 3.3.3 步驟三建立設計模型40 3.3.4 步驟四進行校核40 3.3.5 步驟五結論41 3.4 工程實際案例41第4章 總體塑性變形設計校核(GPD-DC)42 4.1 前言42 4.2 步驟44 4.3 設計模型45 4.4 載荷設計值48 4.5 原理49 4.6 應用準則51 4.7 工程實際案例51第5章 漸增塑性變形設計校核(PD-DC)52 5.1 引言52 5.2 步驟57 5.3 設計模型58 5.4 載荷設計函數60 5.5 原理60 5.6 應用準則61 5.7 工程實際案例63第6章 穩定性設計校核(S-DC)64 6.1 引言64 6.2 步驟73 6.3 設計模型73 6.4 載荷設計值與載荷設計函數75 6.5 原理76 6.6 應用準則76 6.7 工程實際案例76第7章 疲勞設計校核(F-DC)77 7.1 引言77 7.1.1 疲勞設計校核概述77 7.1.2 未焊接區域循環疲勞設計校核概述79 7.1.3 焊接區域疲勞設計校核(F-DC)概述84 7.2 步驟88 7.3 設計模型89 7.3.1 焊接區的要求89 7.3.2 未焊接區要求89 7.3.3 焊接區與非焊接區的通用要求89 7.4 載荷設計值和設計函數90 7.5 原理91 7.6 未焊接區的修正係數91 7.6.1 塑性修正係數91 7.6.2 有效應力集中係數93 7.6.3 錶麵粗糙度修正係數94 7.6.4 厚度修正係數94 7.6.5 平均應力修正係數95 7.6.6 溫度修正係數95 7.7 焊接區域的修正係數96 7.7.1 塑性修正係數96 7.7.2 厚度修正係數96 7.7.3 溫度修正係數97 7.8 設計疲勞麯綫97 7.8.1 焊接區域的設計疲勞麯綫97 7.8.2 非焊接區域的設計疲勞麯綫98 7.9 循環計數98 7.9.1 概述98 7.9.2 水庫循環計數法99 7.10 疲勞損傷纍積101 7.11 疲勞設計校核方法評述101 7.12 焊接區域及錶麵熱點的疲勞設計校核方法102 7.13 焊接區域和內部熱點的疲勞設計校核方法103 7.14 非焊接區域的疲勞設計校核方法104 7.15 工程實際案例107第8章 靜平衡設計校核(SE-DC)108 8.1 引言108 8.2 步驟108 8.3 設計模型109 8.4 載荷設計值109 8.5 原理111 8.6 工程實際案例111附錄A 一些實用的安定定理112附錄E 實例115 附錄E.3 如何建立設計校核錶115 E.3.1 建立夾套快開門容器設計校核錶115 附錄E.4 總體塑性變形設計校核(GPD-DC)118 E.4.1 加氫裂化反應器的總體塑性變形設計校核119 E.4.2 圓柱殼和半球殼連接過渡區的設計校核125 E.4.3 空氣冷卻器封頭的總體塑性變形設計校核(GPD-DC)133 E.4.4 半球形封頭上接管的總體塑性變形設計校核(GPD-DC)143 附錄E.5 漸增塑性變形設計校核(PD-DC)151 E.5.1 加氫裂化反應器的漸增塑性變形設計校核(PD-DC)151 E.5.2 空氣冷卻器封頭的漸增塑性變形設計校核(PD-DC)158 E.5.3 帶接管的半球形封頭的漸增塑性變形設計校核(PD-DC)163 附錄E.6 穩定性設計校核(S-DC)169 E.6.1 夾套攪拌容器的第一次穩定性設計校核(S-DC)169 E.6.2 夾套攪拌容器的第二次穩定性設計校核(S-DC)173 附錄E.7 疲勞設計校核(F-DC)175 E.7.1 圓柱殼與半球形殼體過渡區的疲勞設計校核(F-DC)175 E.7.2 空氣冷卻器封頭的疲勞設計校核(F-DC)178 附錄E.8 靜平衡設計校核(SE-DC)182 E.8.1 裙座支承的重型反應塔的靜平衡設計校核(SE-DC)182 E.8.2 裙座支承的輕型壓力容器的靜平衡設計校核(SE-DC)186 E.8.3 腿式支承的立式貯存容器靜平衡設計校核(SE-DC)192 附錄L:ANSYS輸入命令流198 L.4.1 加氫裂化反應器的總體塑性變形設計校核(GPD-DC)198 L.4.2 圓柱殼與半球形封頭連接處的總體塑性變形設計校核(GPD-DC)201 L.4.3 空氣冷卻器封頭的總體塑性變形設計校核(GPD-DC)202 L.4.4 半球形封頭上接管的總體塑性變形設計校核(GPD-DC)209 L.5.1 加氫裂化反應器的漸增塑性變形設計校核(PD-DC)(模型同L.4.1模型)210 L.5.2 空氣冷卻器封頭的漸增塑性變形設計校核(PD-DC)210 L.5.3 半球形封頭上接管的漸增塑性變形設計校核(PD-DC)(模型關鍵點同L.4.4)216 L.6.1 夾套快開容器的第一次穩定性設計校核(S-DC)216 L.6.2 夾套快開容器的第二次穩定性設計校核(S-DC)219後記221參考文獻222
· · · · · · (收起)

讀後感

評分

評分

評分

評分

評分

用戶評價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書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