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法国)古斯塔夫·勒庞 (Gustave Le Bon)译者:戴光年
古斯塔夫·勒庞(Gustave Le Boin,1841-1931),法国著名社会心理学家,群体心理学创始人,有着“群体社会的马基雅维利”之称。他自1894年始,著有《各民族进化的心理学规律》、《法国大革命和革命心理学》、《战争心理学》等多部著作,其中以《乌合之众》最为著名,影响最为广泛,被翻译成近二十种语言,在国际学术界有着广泛影响。
本书是解析群体心理的经典名著,虽然是一部学术性著作,但语言生动流畅,分析鞭辟入里,入木三分。因此,《乌合之众》一经问世,已被译成十几种语言。
本书颠覆了人们通常对群体的认识,将群体的特点剖析得淋漓尽致,让人先是惊异,后是佩服。
作者层层分析,逐步推进,明确指出个人一旦融入群体,他的个性便会被湮没,群体的思想便会占据绝对的统治地位,而与此同时,群体的行为也会表现出排斥异议,极端化、情绪化及低智商化等特点,进而对社会产生破坏性的影响。
《乌合之众》是社会心理学领域中最具影响力的著作,深刻思考群体行为并意欲有所作为的人们都应该读读这本书。
勒庞《乌合之众:大众心理研究》 中央编译出版社 “群体不善推理,却急于行动。它们目前的组织赋予它们巨大的力量。我们目睹其诞生的那些教条,很快也会具有旧式教条的威力,也就是说,不容讨论的专横武断的力量。群众的神权就要取代国王的神权了。”(P4) “有时,在某种狂...
评分1.历来都是如此。与宗教信仰有关的偏执及其对人们的头脑实行的专制统治,早就为大家所知。 2.许多孤立的个人,不只是野蛮人,而且还包括在智力的某个方面接近于原始人的所有人,例如宗教信仰上的狂热宗派成员,在他们身上都可以看到这种现象。 3.偏执...
评分2005年10月27日开的巴黎郊外骚乱,骚乱本身即持续了近20天,而其余波远未平息。骚乱起因是两个伊斯兰移民的孩子意外死亡,而情绪的闸门一旦打开,聚集成心理群体,认知强化为认同,引爆的却是移民、对社会政策不满者狂欢式的发泄。 1968年3月的巴黎大学南岱和校区大学生抗议的...
评分为什么叫乌合之书?比如勒庞老师这本七拼八凑偏见横飞胡乱论证纵笔狂书还攒出了一门“群众心理学”。 这门学问有三大宝贝:一曰泛化(generalisation),拉丁民族就怎么怎么浪漫激进,盎格鲁撒克逊就怎么怎么沉静稳重,法国人就怎么这么爱窝里斗呢?瞧隔壁英吉利半岛现如今还尊...
评分这本书的重要性在不同场合被提及的次数实在太多了,以至于我早已将其列为必读书目之一,尽管从买下此书到真正读完它的今天,差不多过去了十年的时间。不过阅读体验没有我想象中那么痛苦——这种预感来自于对法国学者黏稠的论述方式的刻板印象——这本书,总体而言是流畅而清晰...
对于群众心理以及行为分析得极为透彻。看得人醍醐灌顶,恍然大悟。对德国法西斯以及社会主义的本质也做出了惊人准确的预言!!!即使此书完成后近100年的今天也丝毫没有降低其价值和深刻。当今社会很多群体现象就是此书最好的例证!
评分找了另外三个译本(其中一个说明了译自法语一版)和一个英文版看了下,每一本都区别挺大的,但这个版本跟其他版本差别最大,除了整体框架外每章的结构都与其他译本不同,页数多于别的译本,不只是分段的原因。 事例多,小标题又多又多余,有点啰嗦。内容上有点夸大“群体”这个词了吧,有很多缺乏逻辑的推断,许多例子只能说明单个的蠢货或流氓凑成了一群蠢货或流氓,但不能因为蠢或坏总是千篇一律就把它们归结为一个整体啊。我还是认为群体性只是结果,不是原因,不是“群体智力上有所欠缺”,而是智力上有所欠缺的人组成了群体。其实一些观点我是赞同的,但非要都扯到群体心理上去就太牵强了。而且这更像是一本具有野心的政治家会喜欢的宣讲小册子,而不是对心理学研究更有用的书。
评分这本书教会我对看不懂我在说什么的人就三个字:傻逼,滚!
评分对于群众心理以及行为分析得极为透彻。看得人醍醐灌顶,恍然大悟。对德国法西斯以及社会主义的本质也做出了惊人准确的预言!!!即使此书完成后近100年的今天也丝毫没有降低其价值和深刻。当今社会很多群体现象就是此书最好的例证!
评分一万字就能讲清楚的,非要写本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