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71年,饱受西方列强船坚利炮欺凌的清政府,作出了一个堪称“中华创始之举,古今未有之事”的决定:派遣幼童留美,学习西方的先进技术,师夷长技以制夷。这些幼童后来成为哈佛大学、耶鲁大学、哥伦比亚大学等美国著名学府的学生。
归国后,他们成为影响中国近代化进程的关键人物。他们中,有人成为中国电报业、矿业的开山鼻祖。出现了铁路工程师詹天佑;有人成为了清华大学最早的校长,出现了民国第一位总理……
留美幼童成为开眼看世界的第一批中国人,在美国,他们不仅学到了科学技术,也潜移默化地受到更深层次制度文化的影响。他们之于中国的意义和作用,不仅在于他们学得的技术,更在于他们所接受的文化。
钱钢,报告文学作家、记者。香港大学新闻及传媒研究中心中国传媒研究计划主任。曾任解放军报记者、中央电视台《新闻调查》栏目总策划、南方周末常务副主编。作品有《唐山大地震》、《大清海军与李鸿章》(原名《海葬》)、《旧闻记者》。
胡劲草,中央电视台《新闻调查》栏目编导,美国哈佛大学尼曼访问学者,记录片《幼童》总编导。电视作品《海选》曾获得蒙特卡罗国际电视节女神银奖。
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富则国富,少年强则国强,少年独立则国独立,少年自由则国自由,少年进步则国进步。——《少年中国说》 01 1909年,京张铁路建成,这是第一条由中国自主设计建造的铁路。当时,主持修建这座铁路的人叫詹天佑,他被誉为“中国铁路之父”。 时间倒退37年,在18...
评分是无意间在《子午书简》里看到介绍这本书的,一段时间过去了,忽然想起,就买了。在很短的时间里读完。每天也因为读这本书更改这QQ的签名。 想起高中时候学习近代史的情况。记得书上多半是在批判晚清政府。关于近代化的笔墨也有些许,也一再被老师提醒说这是重点,只是角...
评分LONG,LONG,AGO ——读《大清留美幼童记》 LONG,LONG,AGO……这首美国民歌《多年以后》,是如此令人回顾。 一百年前,1872年到1875年,大清王朝先后派出4批,共120名官费留学生,留洋美国,史称“留美幼童”。 然而,这一创举当年的推手却为时任两江总督兼南洋通商大臣的...
评分 评分偶然的一次机会,在电视里看到纪录片《幼童》,讲述晚清留美幼童的故事。在网上搜索一番,共5集。 中国人对这段历史并不陌生,中学历史教科书里讲述“洋务运动”的章节就对晚清派遣留学生赴美一事有简短描写。但是经常挂在嘴边说的事,我们未必就真的熟悉它。 纪录片的好处在于...
梁老师安利,的确好看
评分在豆瓣小组偶尔看到一个帖子然后找来看纪录片~~历史的东西都忘得差不多了~
评分: I25/1807
评分再好的人民,遇到一个烂政权就是悲剧。
评分历史不是简单一句话,那么多人曾用一生为它注解过。 爱我们的国家,爱那些有见识,有修养的先辈们。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