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钢,报告文学作家、记者。香港大学新闻及传媒研究中心中国传媒研究计划主任。曾任解放军报记者、中央电视台《新闻调查》栏目总策划、南方周末常务副主编。作品有《唐山大地震》、《大清海军与李鸿章》(原名《海葬》)、《旧闻记者》。
胡劲草,中央电视台《新闻调查》栏目编导,美国哈佛大学尼曼访问学者,记录片《幼童》总编导。电视作品《海选》曾获得蒙特卡罗国际电视节女神银奖。
1871年,饱受西方列强船坚利炮欺凌的清政府,作出了一个堪称“中华创始之举,古今未有之事”的决定:派遣幼童留美,学习西方的先进技术,师夷长技以制夷。这些幼童后来成为哈佛大学、耶鲁大学、哥伦比亚大学等美国著名学府的学生。
归国后,他们成为影响中国近代化进程的关键人物。他们中,有人成为中国电报业、矿业的开山鼻祖。出现了铁路工程师詹天佑;有人成为了清华大学最早的校长,出现了民国第一位总理……
留美幼童成为开眼看世界的第一批中国人,在美国,他们不仅学到了科学技术,也潜移默化地受到更深层次制度文化的影响。他们之于中国的意义和作用,不仅在于他们学得的技术,更在于他们所接受的文化。
因为只在课堂上认真学习过近代史,对清末的记忆只有两个字,屈辱。当时,如果不是为了应付考试,才不会背下那些条约(不说具体的条约,来气)。所以,离开学校后,马上把清末那些事给忘了,见了涉及清末的书、电影也一律不想看,知道里面准没好事。 也许,是因为个人经历的多了...
评分 评分几乎是一口气看完这本书,受到的感动都被憋在喉咙里。 时间不会重复,但历史总是重复。 留学第一人的容闳是伟大的,留美幼童的故事耐人寻味。从当初的第一人到现在的几百万人,中国留学生的精神是不变的:聪慧,勤奋,友善,礼谦,坚韧,节气,自强......从古代到现在,中国...
评分 评分在豆瓣小组偶尔看到一个帖子然后找来看纪录片~~历史的东西都忘得差不多了~
评分听别人讲过这本书的大致内容。。。这些人成了新中国或者是新民国的缔造者。。
评分To all that great band of "returned students" who have tried to bridge the gap between China and the western world.
评分历史不是简单一句话,那么多人曾用一生为它注解过。 爱我们的国家,爱那些有见识,有修养的先辈们。
评分不堪回首的希望和毁灭。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