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到底是个什么样的国家?它的10多亿人的民主又是如何运作的?它如何实现了直逼中国的经济增长?这增长是可持续的还只是昙花一现?它有没有惠及广大民众还是只局限于社会中上层?为了解答心中的疑问,作者在取得清华大学工学、法学双学士学位后,毅然决然地去印度尼赫鲁大学留学。在印度学习的一年里,作者细致观察记录了印度尼赫鲁大学的校园生活,并深入印度南部和北部的城市与乡村,展现了在印度经济高速发展、城市化进程加速的大背景下别样的印度风土人情。
马宇歌
生于1987年5月23日。
8岁成为中央电视台年龄最小的小记者。
10岁立志“读万卷书,行万里路,交天下友”;到14岁时已只身一人走遍中国大陆31个省市自治区,写下40万字游记。
18岁考入清华大学,课余担任清华电视台主持人、记者、播音员组长。
22岁获得清华大学工学、法学双学士学位;赴印度尼赫鲁大学研究生班留学,创立中国学生会;其间被松下集团聘为印度研究顾问。
23岁获英国牛津大学录取,赴英攻读硕士与博士学位;其间担任牛津大学清华校友会会长。
24岁成为美国布鲁金斯学会访问研究员,赴美访学;同年被中、美、德共同举办的“全球治理2022”项目选中,赴三国参与全球能源治理研究。
25岁博士在读期间,于牛津大学联合创办“JUXTAPOSE当代中印比较研究国际论坛”;同年出版独立著作《去印度成长》。
这本书的另一个意义在于了解这个时代的一个年轻人的探索、思考与成长。最近正好看到了这本书的一个书评,恰是反映了这点。我引用了书评的题目,具体链接如下: http://informationtimes.dayoo.com/html/2013-10/31/content_2437555.htm
评分这本书的另一个意义在于了解这个时代的一个年轻人的探索、思考与成长。最近正好看到了这本书的一个书评,恰是反映了这点。我引用了书评的题目,具体链接如下: http://informationtimes.dayoo.com/html/2013-10/31/content_2437555.htm
评分刚刚二十五岁的马宇歌以去印度留学的方式,在异域的环境中更好地认识中国,思考中国的基层民主运作及经济发展中遇到的各式问题。这种不循规蹈矩的独特选择,展现了这代年轻人在心智和见识上的成熟。敢于突破陈旧思维,承担未知风险与社会责任的精神正是当代青年需要的。相信这...
评分这本书的另一个意义在于了解这个时代的一个年轻人的探索、思考与成长。最近正好看到了这本书的一个书评,恰是反映了这点。我引用了书评的题目,具体链接如下: http://informationtimes.dayoo.com/html/2013-10/31/content_2437555.htm
评分平时读惯了学术著作,看这本书时,我反而觉得“舒畅”。这不是本深刻解析印度的著作,但却在点滴的生活与故事中从多个侧面反映了真实、鲜活的印度。我在第一次亲身游历印度后,恰巧看了一部以前看过的讲述印度的电影,我惊奇地发现以前不少一晃而过的镜头,突然有了更具象、亲...
在牛津大学有幸和作者吃了饭,特别温柔知性的奇女子!
评分这样的游学札记读起来很顺畅,作者文笔如行云流水,而且鲜作价值判断,真心不错。
评分这样的游学札记读起来很顺畅,作者文笔如行云流水,而且鲜作价值判断,真心不错。
评分了解学姐带来的触动大于读书。
评分对了解印度现状有所帮助,但还是稍微有点浅,作者看来从小立志搞咨询啊,哈哈。记日记的习惯不错,值得学习。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