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诺尔德·J·汤因比,1889年4月14日生于伦敦,卒于1975年10月22日。英国历史学家。牛津大学毕业,曾任该校研究员(1912-1915)。第一次世界大战时期曾在英国外交部情报部工作(1915);战后作为英国代表团的成员出席过巴黎和会(1919)。二十世纪二十年代先后担任过伦敦大学教授(1924)、皇家国际问题研究所部长(1925)、伦敦大学国际关系史教授。二次大战时期曾任英国外交部调查部长(1943-1946)。1921年他计划巨著《历史研究》,1927-1928年着手写作。 1934-1961年出版了12卷,评述世界历史。注重无文字记载的文明和欧洲以外地区文明。提出一种以分析各种文明的循环和衰落为基础的历史哲学。因其他事务(1939-1943年任皇家国际事务学会外事部研究室主任、1943-1946年任外交部研究司司长等)而中断巨著的继续写作。一生著作颇多,主要有《历史研究》12卷,先后于1934-1961年出版,以综合观点对人类历史进行了新的展望。另外还有《民族与战争》(1915)、《希腊的历史思想》(1924)、《1924-1938年国际事务概述》、《经受考验的文明》(1948)以及《一个历史学家的宗教观》等。1975年10月22日,逝世。
断断续续看了一年多,终于把这本书啃完了。耗时过长,读书笔记都不知道从哪下手了。好吧,还是从最后开始。 汤因比是深爱历史这门学科并以此为傲的,在书的最后,他谈到为什么要做历史研究。在他看来,历史学家的工作并不单纯是尽其所能的积累大量的事实。事实本身并不会说话...
评分看了一半,有点看不下去。一是字很小,二是书很厚,不如分上下册。 此书是删节版,总感觉有些地方有戛然而止的味道,尤其第三部,文明的成长,感觉什么都没说就结束了。 汤因比是以文明为单位来研究历史,我也很以为然,然而做为一个西方学者,他所引用的绝大多数还是西方文明...
评分《历史研究》读感 一.引言 这段时间(具体的说是这一年来)一直对历史很感兴趣。前前后后翻了好几本与 历史有关的书,每看一段都觉得有所感悟,想把它们记下来,但又觉得领会不深,写 不下什么东西,再加上时间总是被挤给别的事情,就一直这么拖着。 马上就要交政治论...
评分自小看历史,不管是《上下五千年》还是教科书,都算是编年史,而大了之后又接触到断代史。但总是有许多无法解释或者明了之处,哪怕是两者结合起来皆是如此。为什么有那么多的偶然性?克娄巴特拉七世的鼻子真要是短一些会改变历史吗?后来看了例如黄仁宇的《万历十五年》之...
评分这本书是阿诺德·汤因比在完成他的12卷巨著《历史研究》后,根据读者的意见缩写的版本。我没有读过12卷版,但粗读了一遍这本书后,觉得即使只是这样一个缩写版本也体现了世界历史的脉络,而且基本阐释清楚了汤因比的挑战与应战理论。如果不是专业研究历史但对历史及史学感兴趣...
对人类社会数千年来21个已知文明社会的运行规律做出了深刻的阐述。不可多得的历史读本。不仅讲事实,更讲方法。good
评分选择这本书是因为书中有很多汤因比自己的观点,汤因比热爱历史,所以他用心去研究历史,他的观点都有自己的论证,大多都用很多史实,所以他的历史观点是全面的,同时也是辩证的。汤因比在作出结论后,往往也会举出例外的例子,这些例子很多都是我所不知道的,所以读了这本书,除了让我学习分析历史的角度和深度,同时让我了解了更多课本上没有的历史知识。我对其中有关“外来无产者的灵感”的内容作了更多了解,我觉得汤因比研究历史的角度是特别的,具有说服力。
评分对人类社会数千年来21个已知文明社会的运行规律做出了深刻的阐述。不可多得的历史读本。不仅讲事实,更讲方法。good
评分选择这本书是因为书中有很多汤因比自己的观点,汤因比热爱历史,所以他用心去研究历史,他的观点都有自己的论证,大多都用很多史实,所以他的历史观点是全面的,同时也是辩证的。汤因比在作出结论后,往往也会举出例外的例子,这些例子很多都是我所不知道的,所以读了这本书,除了让我学习分析历史的角度和深度,同时让我了解了更多课本上没有的历史知识。我对其中有关“外来无产者的灵感”的内容作了更多了解,我觉得汤因比研究历史的角度是特别的,具有说服力。
评分对人类社会数千年来21个已知文明社会的运行规律做出了深刻的阐述。不可多得的历史读本。不仅讲事实,更讲方法。good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