榖林(1919~2009),原名勞祖德,生於浙江省鄞縣。1975年曾在中國曆史博物館參加曆史文獻的整理,他用瞭13年時間完成230萬字《鄭孝胥日記》的點校。此外,榖林另外一個鮮為人知的身份是,他長期擔任《讀書》雜誌義務校對、義務編輯及義務評論員。著有《情趣 知識 襟懷》、《書邊雜寫》、《淡墨痕》、《書簡三疊》等幾部散文作品
《上水船集》分甲乙兩冊,匯編榖林先生未收入《情趣·知識·襟懷》、《書邊雜寫》和《淡墨痕》的文章,共計一百七十二篇。作者說:“上水船乃吾鄉俗語,意謂雖費盡力氣,終究寸遲尺滯,不能速達也。蓋喻作者之拙鈍而已。”
多为谈书类文章,虽然谈及的书目较冷僻,但是字里行间可以看出老人读书细致认真,读后有不少思考。尤其是其中很多对于编辑、书市的谏言,在如今看来也并不过时,值得引以为鉴。另,作者不愧是上为知堂粉,下和止庵交好,都是文抄公。尤其是书话考证类文章,和止庵俩人正是一个...
評分多为谈书类文章,虽然谈及的书目较冷僻,但是字里行间可以看出老人读书细致认真,读后有不少思考。尤其是其中很多对于编辑、书市的谏言,在如今看来也并不过时,值得引以为鉴。另,作者不愧是上为知堂粉,下和止庵交好,都是文抄公。尤其是书话考证类文章,和止庵俩人正是一个...
評分多为谈书类文章,虽然谈及的书目较冷僻,但是字里行间可以看出老人读书细致认真,读后有不少思考。尤其是其中很多对于编辑、书市的谏言,在如今看来也并不过时,值得引以为鉴。另,作者不愧是上为知堂粉,下和止庵交好,都是文抄公。尤其是书话考证类文章,和止庵俩人正是一个...
評分多为谈书类文章,虽然谈及的书目较冷僻,但是字里行间可以看出老人读书细致认真,读后有不少思考。尤其是其中很多对于编辑、书市的谏言,在如今看来也并不过时,值得引以为鉴。另,作者不愧是上为知堂粉,下和止庵交好,都是文抄公。尤其是书话考证类文章,和止庵俩人正是一个...
評分多为谈书类文章,虽然谈及的书目较冷僻,但是字里行间可以看出老人读书细致认真,读后有不少思考。尤其是其中很多对于编辑、书市的谏言,在如今看来也并不过时,值得引以为鉴。另,作者不愧是上为知堂粉,下和止庵交好,都是文抄公。尤其是书话考证类文章,和止庵俩人正是一个...
愛書人
评分的確是好文章。
评分多是些務實文章
评分精微文字之間,可見榖老的廣聞博學,及愛書之情。
评分【在 @雨楓書館 翻書239】作者說:“上水船乃吾鄉俗語,意謂雖費盡力氣,終究寸遲尺滯,不能速達也。蓋喻作者之拙鈍而已。”榖林的文章透著他是真誠的愛書人,靜靜的,看著看著就心平氣和瞭。已經看瞭《淡墨痕》《答客問》。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書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