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维‧希普
曾担任Xbox360的威力PC微处理器和PS3的首席架构设计师和技术负责人。具有超过20年丰富的高性能处理器芯片设计和领导大型设计团队的经验。
米基‧菲普斯
曾在空军服役20年,历任机械师、情报官和空-空导弹研发工程师。担任过史基布‧阿科洛特的技术 助理。后被提升为威力PC项目的一名二线经理。
译者:郑磊
南开大学经济学博士,荷兰马斯特里赫特管理学院MBA,本科毕业于兰州大学计算数学及其应用软件专业,有十年以上制造业从业或服务经验,曾为IBM工作,熟悉电脑软硬件和多个高科技制造行业,对软件工程特别是CMM项目管理有深入了解,曾在美资跨国高科技企业担纲复杂项目系统管理 ,并受华中科技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天津大学、北京航天航空大学软件学院邀请,为国内首批软件工程硕士授课及开办讲座。
全球游戏玩家超过了3亿五千万,微软、索尼、IBM、英特尔这全球四大电子商务的巨头几乎瓜分着全球高科技行业的所有利益。Xbox 360和PS3游戏系统改变了家庭娱乐的面貌。但是很少有人知道这两款游戏诞生背后的神奇故事——IBM/索尼/东芝设计中心的顶尖工程师如何创造了这个奇迹。而在其中起核心作用的仅是一个微处理器芯片,这一具有革命性的芯片为个人电脑树立了新的典范。这是一场惊心动魄的竞赛,能否在从未有过的短时间内以最快的速度将芯片推向市场对一个产业来说,意味着要么大获全胜,要么一败涂地。在这个艰难的过程中执掌生死大权的是一群名不见经传却有着孜孜追求的技术天才。在这场激烈的商战中的是两大巨头:微软和索尼。 艰难的新品上市之旅开始于2001年,当时戴维召集了一批能人。为索尼公司热切期盼的PS3游戏操作装置设计芯片,并计划于2005下半年发行。2003年,微软插足进来,给他们的工作带来巨大的冲击。这个软件巨头希望将STI设计小组的芯片新品用于自己的Xbox360游戏中,也瞄准了2005年的圣诞市场。他们使出浑身解数来满足两个主顾的要求,力图在微软的“胜利或是死亡”破釜成舟之势和索尼的谨慎小心,步步为营之间找到平衡点。戴维和他的组员以每周80个小时的疯狂工作状态,忍受着焦躁,友谊的几近崩溃,绝望,最终取得了胜利。 这本书的灵魂是对高新技术世界里技术人员色彩纷呈的幕后生活的描述,全面深入细致地展示了发生在世界两大知名电脑游戏机背后的技术秘密和诞生的过程,其最大的特色是一系列让人难忘的角色,高水平的合作方式,令人扼喉的商业交易,推动技术进步的的宏大远见激励STI的设计师们毅然投身于芯片的设计中。整本书中,作者总结了自身经验,揭示了领导力的诀窍,包括团队动机的激发,创新精神的培养,勤奋的工作和寓乐于工作之中。
中文名《压力下的角逐:索尼PS3与微软XBOX360的生死时速之战》 http://blog.stnn.cc/StBlogPageMain/Efp_BlogLogKan.aspx?cBlogLog=1002435283 一本外版书的引进,总是费劲周折。如今的图书翻译质量太差,各大出版社都在为了节省成本。市场极混乱,可悲却是现实。让出版人坚守...
评分中文版自序︱THE RACE FOR A NEW GAME MACHINE 《压力下的角逐—解密索尼PS3与微软Xbox 360的生死时速之战》这本书讲述了制造当前最热门的游戏机芯片的幕后故事。它介绍了芯片制造业的高压工作环境、绝密的工作内容以及激烈的行业竞争,但是我们的故事主要是关于人的,即那些...
评分很多人可能对此不甚了解,IT行业的基石就是微电子或是半导体行业,只有有了硬件,软件才能运行。我们常听说的是搞软件或者做网站创业,这相对容易成功。而做硬件尤其是做芯片则往往是一个高门槛的行业,没有技术积淀,没有海量资金,没有人才,很难成功,这也是为什么XBOX 360...
评分 评分面对充斥全书的各种专业术语,不是对技术非常感兴趣的人,我想还是别全看了。整体缺乏吸引力。大概看看内容介绍已经足够。 顺便说一下,翻译水平不佳。
壓力如水:水能載舟,亦能覆舟。
评分翻译文笔太烂,内容不错。
评分好无趣... 然后鄙视下IBM..
评分翻译的像坨屎,你们见过把任天堂翻译成任金堂的吗?当然也有很多事实错误和偏见,里面还说PS2是插卡的,索尼每年卖两亿多台PS,介绍console发展简史的时候居然不提任天堂,就好像介绍21世纪手机发展史不提苹果一样荒谬。
评分从一个角度了解了外国的大公司的官僚作风,微软的敢于冒险,日本人的执着勇气,西方公司的逐利本性。不过作者说话是不是总是带夸张的成分,说从一开始就发现这项工作是很难完成的,中间经过N次不可能完成的任务,人员工作总是到了极限,有增加工作量和压力,然后又增加,最后如期完成了……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