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德烈•高兹 出身于奥地利维也纳的一个商人家庭,原名为霍斯特,父亲是皈依天主教的犹太人。反犹运动兴起后,他于1939年来到中立国瑞士洛桑读书学习,学习化学。1946年,他结识了来这里举办讲座的存在主义哲学大师让·保罗·萨特。1949年他与女友多莉娜结婚并定居巴黎。他曾以米歇尔·博斯凯的笔名活跃在巴黎知识界。1955年开始以戈尔兹为名发表作品。高兹先是在《巴黎快报》工作,后在1961年进入《现代》杂志编委会,是主要策划者之一,直到 1983年。他还是《新观察家》创办者之一,主持经济栏目。他发表的第一本书《叛徒》是自传体论著,由萨特写序。他的主要著作有《历史道德》(1959)、《困难的社会主义》、《和无产阶级告别》、《劳动的变革》(1988)、《现时的贫困,可能的财富》(1997)等等。
袁筱一,法语语言文学专业博士,现任教于华东师范大学法语系,主要译作有《一个孤独漫步者的遐想》(卢梭著)、《外面的世界》(杜拉斯著)、《流浪的星星》(勒克莱齐奥著)、《生活在别处》(米兰•昆德拉著)、《法兰西组曲》(伊莱娜•内米诺夫斯基著)等,著有《文字•传奇——法国现代经典作家与作品》、《我目光下的你》、《最难的事》等。
八十四岁时,高兹写下了这篇情深意浓的情书,打开家中的煤气,与妻子坦然接受死亡,带着他们的爱情离开人世。这让我想到了我爷爷奶奶的爱情。他们相伴一生,不知有没有说过我爱你,也不知道他们是否这样强烈地意识到过自己离不开对方,但每个人相爱的方式都是不同的。 ...
评分小说家写不出的爱情 西门媚/文 作家能想象的最好的爱情是什么样的? 在小说里,最好的爱情,是波折丛生,历尽艰险,力排众议,超越世俗的;最好的爱情,是不能实现的,是一人逝去,留一人思念的;最好的爱情,是从相爱到结婚,止于结婚的。 所以,爱情小说,就是这几个套路,...
评分译者袁筱一,在代译序里写: 两个人共赴另一个世界,这里面所经历的,是对于人与人之间、人与世界之间的更好理解,贴近生命本质的理解,是透过对方理解生命的本质,是透过和对方的关系理解生命的本质,是“经彼此而生,为彼此而生”。 这其实也就是高兹和D爱情的实质,是这本...
评分安德烈·高兹(André Gorz,1923-2007)和他妻子多莉娜·高兹(Dorine,1924-2007)的故事,首先是关于爱情的,他们相守一生,然后选择一起离开这个世界,这也是高兹和他的妻子希望最终呈现给人们的东西——“哲学不能解释的爱情”,在妻子患绝症即将不久于人世之前,已是功成...
完全当语言学习看完了原版,说实话一点感觉也没。有些句法结构很妙比如很简单的 «A toi, en me donnant Toi, m’as donné Je» 除此之外没有很吸引人之处。
评分Nous sommes en deçà et au-delà de la philosophie.
评分“Tu vas avoir quatre-vingt-deux ans. Tu as rapetissé de six centimètres, tu ne pèses que quarante-cinq kilos et tu es toujours belle, gracieuse et désirable.” 后知后觉地被高兹笔下不能用哲学解释的爱情感动到了。
评分A和D在爱情中的睿智非常值得学习啊。亦需常复习,与自己的真心爱人复习。
评分柯察金式的苍白无我,抗婚停药的时刻还不忘搬出萨特福柯共产理想,D最后是不是委屈死的呀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