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建筑60年

中国建筑60年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出版者: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作者:朱剑飞
出品人:
页数:384
译者:
出版时间:2009-10
价格:66.00元
装帧:平装
isbn号码:9787112112159
丛书系列:
图书标签:
  • 建筑
  • 建筑理论
  • 近现代中国建筑史
  • 朱剑飞
  • 建筑史
  • 历史
  • 中国
  • 理论
  • 中国建筑
  • 建筑史
  • 60年
  • 城市发展
  • 建筑风格
  • 改革开放
  • 建筑技术
  • 城市变迁
  • 建筑文化
  • 经典建筑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美书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中国建筑60年(1949-2009):历史理论研究》收集了国内外(中、美、澳、德等国)二十二位学者关于上述问题的最新研究。本书聚焦l949年以来的现代中国建筑的设计思想和相关社会、历史问题。它把建筑历史和社会理论结合起来,采用兼顾历史和理论议题的八个栏目,涵盖“国家象征”、“意识形态”、“地缘政治”、“社会主义的现代主义”、“知识制度”、“作者问题”和“全球互动”等研究专题。它由群体学者参加,是覆盖面宽广,专题化,重视分析,注重建筑的形式、思想和社会理论问题的一本独特的研究文集。

作者简介

朱剑飞,1984、1995年分别在天津大学、伦敦大学获建筑学学士、博士学位,1999年起执教于澳大利亚墨尔本大学,现任副教授、博士生导师。教研范围包括历史理论和空间分析。长期用学术英文研讨中国建筑,部分译成德、法、西文;多年受邀在欧美演讲;任中英有关杂志编委。已出版关于明清北京“政治空间”和近现当代中国建筑的英文专著:Chinesese Spatial Strategies:Imperial Being 1420-1911(Routledge,2004)和Architecture of Modern China:A Historical Critique(Routledge,2009)。第一本的中译本将由三联书店出版。

目录信息

导言
现代中国建筑的社会分析史
为民族国家而设计
革命与怀旧:长安街,梁陈方案与北京轴线之再定义
从布杂的知识结构看“新”而“中”的建筑实践
国家,空间,革命:北京,1949—1959
作为意识形态的建筑风格
1955年,“大屋顶”形式语言的组织批评
20世纪50年代苏联社会主义现实主义建筑理论的
输入和对中国建筑的影响
地缘政治版图的变迁
台湾战后建筑中的主体意识:一个话语历史的浅析
1949年后移居香港的华人建筑师
社会主义的现代主义:政治空间与形式语言
从单位到小区:治理的空间化
葛如亮的习习山庄与20世纪80年代的中国现代乡土建筑
个人建筑师,大众社会,草根品牌:兼论中国
现代主义建筑简史
知识与制度化1:整体回顾
中国建筑教育的历史沿革及基本特点
一个职业的形成:中国建筑师职业发展回顾与展望
知识与制度化2:专题解剖
回归建筑本源:反思中国的建筑教育.
“组合”与建筑知识的制度化构筑
文化观遭遇社会观:梁刘史学分歧与20世纪中期
中国两种建筑观的冲突
当代建筑1:作者、实验性与适用精神
“建构”的许诺与虚设:论当代中国建筑学发展中的一个观念
权宜建筑:青年建筑师与中国策略
实验性建筑的转型:后实验性建筑时代的中国当代建筑
当代建筑2:全球互动
外国建筑设计在中国:历史简述(1978—2008年)
在长安大街的两旁:规划、建筑区域和地理特征
关于全球工地:交流的格局与不同的批评伦理
参考文献(中文)
参考文献(英文)
· · · · · · (收起)

读后感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用户评价

评分

社会理论部分好难啊

评分

对中国近代的建筑史又有了更清晰的认识

评分

回首过去以打望未来

评分

语言体系的传承关系相当重要。这些内容在周榕的课上也有被提起。对于豆浆叔的褒贬终不能抹杀掉他对中国现代实验建筑的贡献,每次有过学院后面他用玻璃砖搭建的车棚,总要感慨下思想跳脱的建筑学人的智慧。

评分

社会理论部分好难啊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