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莱娜·内米洛夫斯基(Irène Némirovsky)
一九〇三年出生于基辅的一个乌克兰犹太银行家家庭。十月革命后,她移居巴黎,因其一九二九年出版的处女作小说《大卫·格德尔》迎来了文学上的成功,接着又创作了小说《舞会》。第二次世界大战巴黎大逃亡之后,她躲在摩万的一个小镇里,后遭法国宪兵逮捕,一九四二年夏被杀害于奥斯维辛集中营。当时,她十三岁的长女德尼斯带着一口箱子东躲西藏,箱子里是承载着痛苦的圣物:母亲的遗稿——直至今天才出版的《法兰西组曲》。
《法兰西组曲》创作于历史的战火之中,它以白描的方式描绘了一九四〇年的巴黎大逃亡,当时法国几乎所有的家庭都卷入了这场悲剧性的混乱之中。伊莱娜·内米洛夫斯基没有放过逃亡中呈现出的怯懦,同样也没有放过人民在这场逃亡中显现出的团结一致的微弱火花。画面中有被情人抛弃的妇人,有大资产阶级显贵,有堵塞了法国各条公路、在突如其来的轰炸中受伤而被丢弃在农庄的伤者……接着,敌人占领了这块麻木而惊恐的土地,布西小镇不得不迎来德军的进驻,而占领军的出现引发出居民的挫败感,人们醒来了……
在读者几乎已经忘记古典小说家魅力的时代,内米洛夫斯基用她生命最后几年的痛苦和光彩夺目的才华,以虚构世界的方式为我们呈现了那个曾经的过去:人物、事件和背景。
尚未打开小说它的封面已经吸引了我,出于好奇多方询问,后经证实这是一张1939年法国大逃亡在火车站一对爱人相互依偎的照片,在男的眼神中充满了怨恨、仇火、警惕和无奈,女的则低垂着头相伴身前,整个画面说不出的一种离别之痛,营造了整部小说哀伤的氛围。作者伊莱娜以二战为...
评分每一次看伊莱娜的作品都会让我感觉被一种深深的绝望压迫着,这种感觉在这一次更是久久无法散去。每一个伊莱娜笔下的人都有着被生活所扭曲后的真实,她可以将人性深处那种自私放大后以一种让人感觉无奈的方式呈现出来,就如同一件被磨破了美丽外衣的物件,将其内底的粗糙坦露在你...
评分很久以来,似乎都找不到有哪一种如此般的悲惨幕后让我震惊到说不出话来。 作者曾是一位很有名的犹太裔作家。在体验了战争磨砺后,她决定写一部1000页,由五部分构成的史诗。就在完成第二部时,她被送去了奥斯维辛集中营。这部未完成的书稿一直在她孩子的身上保管着,直到60年...
评分每一次看伊莱娜的作品都会让我感觉被一种深深的绝望压迫着,这种感觉在这一次更是久久无法散去。每一个伊莱娜笔下的人都有着被生活所扭曲后的真实,她可以将人性深处那种自私放大后以一种让人感觉无奈的方式呈现出来,就如同一件被磨破了美丽外衣的物件,将其内底的粗糙坦露在你...
评分六月的巴黎,听上去很美。但运送炸弹的飞机正在逼近,这便是二战时的那个六月的巴黎。文字将我们从和平盛世拽进那段恐慌,作者伊莱娜留下这篇未曾结束的著作,和无数犹太人一样,死于集中营。这部手稿能幸存于世,本身就是个传奇故事。她的两个孩子寸步不离地守着这部手稿,继...
覆巢之下从无完卵,然而无论是太平盛世或是战时离乱,有人的地方就有一切,喜怒哀乐……
评分大爱
评分原计划的五部曲:《风暴》《柔板》《囚禁》《巴士底狱》《和平》。
评分重读
评分得知此书本应还有接下来三个篇章,只是作者来不及将其完成便死在动荡年代,隐隐觉得遗憾。是真的喜欢这个薄命的女作家,内心如此强大,才华横溢;且这一切都同样复制到了她的写作里。那些作品曾那样一路穿越战争困苦,在和平年代里最终得到安置和敬仰,本身即成一种历史。而现在,就连未完成的遗憾也不那么明显了:作家的灵魂和文字本身已融为一体、再无残缺,暴风雨和死亡都中止不了——所以,这是一种怎样顽强富饶的存在啊!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