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愛玲全集:海上花落國語海上花列傳Ⅱ》內容簡介為:韓邦慶的《海上花列傳》是一部描寫清末上海妓院日常生活的長篇小說,旁及官場和商界等多個社會層麵,曾被鬍適稱為“吳語文學的第一部傑作”,魯迅則曾稱贊它有“平靜而近自然”的風韻。
張愛玲將《海上花列傳》視作《紅樓夢》之後傳統小說的又一座高峰,推崇備至。為瞭去除書中的吳語對白對讀者造成的障礙,她將之盡數譯為國語,希望能使更多人讀到並重視這部小說。
分為《海上花開》《海上花落》兩本。
點擊鏈接進入:
《張愛玲全集(套裝共12冊)》
《張愛玲全集:六月新娘》
《異鄉記》
《易經》
《張愛玲外集:雷峰塔》
《張愛玲全集:海上花落國語海上花列傳2》
《海上花開:國語海上花列傳1》
《半生緣》
《重訪邊城》
《流言》
《紅樓夢魘》
《怨女》
《小團圓》
《傾城之戀》
《紅玫瑰與白玫瑰》
《色,戒(簡體版)》
《張愛玲私語錄》
《傳奇未完:張愛玲1920-1995》
張愛玲,1920年9月30日齣生於上海,原名張煐。1922年遷居天津。1928年由天津搬迴上海,讀《紅樓夢》和《三國演義》。1930年改名張愛玲,1939年考進香港大學,1941年太平洋戰爭爆發,投入文學創作。兩年後,發錶《傾城之戀》和《金鎖記》等作品,並結識周瘦鵑、柯靈、蘇青和鬍蘭成。1944與鬍蘭成結婚,1945年自編《傾城之戀》在上海公演;同年,抗戰勝利。1947年與鬍蘭成離婚,1952年移居香港,1955年離港赴美,並拜訪鬍適。1956年結識劇作傢賴雅,同年八月,在紐約與賴雅結婚。1967年賴雅去世,1973年定居洛杉磯;兩年後,完成英譯清代長篇小說《海上花列傳》。1995年九月逝於洛杉磯公寓,享年七十四歲。
2.4张爱玲的各回注解 张爱玲国语本《海上花》中各回注解加起来,一共是167条,虽然大部分注解都类似名词解释,只是对读者可能感到陌生的地名、物件、习俗、典故进行解释,但注解中最被张爱玲看重也最影响读者对《海上花》的接受与理解的,还是34条关于人物与情节的提点。这种性...
評分看到最后一回,赵二宝被打,从梦中蓦然惊醒,书到此嘎然而止。合上书,很有点意犹未尽。 以前读这本书,觉得后半部没有前半部精彩。十年后重读这本书才发现以前漏掉了很多东西。这部书象红楼梦很多情节是隐藏的,不去细想,就会错过。所以读书象猜谜。正是这样才见作者功力,才...
評分最近迷上了张爱玲。一个传奇的女子,或者说她的整个家族就有传奇色彩。 这张照片是张爱玲留给母亲的,虽然她没有跟母亲见过几次,呆在一起的时间也不长。但是母亲对她的影响是很大的。她觉得在母亲的眼里,她应该是这样低顺的样子,像个听话的孩子。 她的一生是孤独的,就像一...
評分《海上花》原名《海上花列传》。名字是张爱玲改的,译后将它分为上、下两册《海上花开》和《海上花落》。这里的花就是交际花,地点是上海。有时候,大概也可以理解为无根无依浮萍似的“美好女子”。 说是“美好女子”,其实是花比拟作女人指代的原意。文中也确实曾描写过上海...
評分感谢张爱玲将《海上花》译为白话,《海上花》这本书,确实在现在是给低估了。要说比《红楼梦》是差了一些儿,但比之《金瓶梅》是没问题的。晚清上海洋界的《清明上河图》,色色人生,尽在其中。所以会读书的人如胡适、张爱玲等并无将其作等闲之书看,并不只如鲁迅所说仅是“狭...
不過如此,差紅樓好幾流。措辭不過爾爾,人物繁雜來去,像門外橐遝拖鞋過往的人,就那麼過去瞭。
评分張愛玲真是用讀紅樓夢的架勢去讀海上花啊。後記以前看過,不過看完小說再讀益發有意思。裏麵還有一句“但是沒人會認為李商隱的詩或英格瑪伯格曼的電影晦澀”。果然是張愛玲!
评分描寫太隱晦瞭,若無張愛玲的注解,許多文字不過走馬觀花。 倒是很欣賞作者淡淡地勾勒的趙樸齋兄妹一事,足夠諷刺。
评分翻譯成國語看著就省事瞭。譯注非常好。
评分《海上花列傳》下集,齣場男性59位,女性70位,仿佛是一部紀錄片,不求完整但留下整體印象。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書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