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碑漢刻的文化視野

唐碑漢刻的文化視野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2025

出版者:人民
作者:李慧//王曉勇
出品人:
頁數:344
译者:
出版時間:2009-6
價格:29.80元
裝幀:
isbn號碼:9787010079738
叢書系列:
圖書標籤:
  • 金石學
  • 碑刻研究
  • 曆史
  • 唐碑
  • 漢刻
  • 金石學
  • 文化史
  • 曆史學
  • 書法
  • 碑刻
  • 古代文化
  • 文字學
  • 考古學
想要找書就要到 小美書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具體描述

《唐碑漢刻的文化視野》是國傢“985工程”二期“西安交通大學西部社會文化藝術研究基地”建設項目。中國的碑刻文化既是曆史的記憶,又是新時代的標記。唐碑漢刻是中國古代的特殊産物,是時代精神的必然成果,不僅僅隻是一些雕花刻字、風吹雨蝕過的石頭,而是愈老愈健,風韻勝昔,唐碑漢刻的文化品質就是:古代刻石在中國傳統文化中具有廣泛的存在空間和高度的文化權威:石刻的功能在於述德、銘功、紀事、纂言等等,也隻有最值得記載的事功纔有可能銘之於碑刻,碑刻可以說是中國古代文明的精華和濃縮,所謂“藏之名山,傳之後世”,指的就是這些重要價值或重要精神財富的流傳和繼承。一個社會一旦失去瞭這些價值,就會失去秩序和規則,失去能夠維係的基礎。而碑刻就承擔這樣一種維係的使命。《唐碑漢刻的文化視野》用現代哲學、傳播學、文學、美學等的理論

模式和思維方法,多時空、多層次、多視角地探討碑刻文化的特質、功能、內涵、輻射、作用、影響,尤其是它的精神特質在現代的轉化及形式,從而開闢瞭中國碑刻文化研究的新路徑。

著者簡介

李慧,女,1960年生,山西晉城人。西安交通大學人文社會科學學院教授,文藝學、新聞傳播學碩士研究生導師。主要從事文學、新聞與傳播學、曆史、文獻等的教學或研究。主持或參與完成國傢、陝兩省、兩安交通人學社會科學重點項目7項,主編或參編著作及教材15部,發錶學術淪文50餘篇,成果受到學界關注與好評,並多次獲奬。

王曉勇,男,1971年生,陝西省兩安市場人。西安交通大學文學碩士、哲學博士。主要參與完成的著作有《青瑣商議校注》《昭明文選注析》《當代國外社會思潮》《兩安交通大學校址韆年曆史文化考》等,發錶學術論文10餘篇。

圖書目錄

序 第一章 導論 第一節 唐碑漢刻的哲學思考 第二節 唐碑漢刻的文化觀照 第二章 唐碑漢刻的傳播視野 第一節 唐碑漢刻作為文化傳播載體的人文淵源 第二節 唐碑漢刻作為文化傳播載體所含的特質 第三節 唐碑漢刻作為文化傳播載體所需的環境 第四節 碑刻是認知信息與審美信息完美結閤的最佳載體 第五節 唐碑漢刻在文化中的價值體認 第六節 唐碑漢刻在現代社會中的文化生命 第三章 唐碑漢刻的現代哲學視野 第一節 時代與物 第二節 如何通達唐碑漢刻 第三節 唐碑漢刻的存在精髓 第四節 唐碑漢刻的文化品質與時代生命 第五節 唐碑漢刻的藏與顯 第六節 唐碑漢刻作為文化環節 的不可或缺性 第七節 唐碑漢刻從生死到超越 第四章 唐碑漢刻的文學視野 第一節 唐碑漢刻中的變格破體現象 第二節 唐碑漢刻中“以情緯文,以文被質”的文學觀照 第三節 墓誌銘與傳記文學 第四節 與時俱進的碑刻文體文風 第五章 唐碑漢刻的美學視野 第一節 石材質的藝術品性與人格比附 第二節 唐碑漢刻是時代文化的集大成形式 第三節 詩書俱妙的題壁與石刻文學藝術 第四節 碑刻的美學視野綜論 第六章 唐碑漢刻的宗教視野 第一節 法像莊嚴的佛教碑刻 第二節 天人閤一的道教碑刻 第三節 其他宗教碑刻 第七章 唐碑漢刻的曆史視野 第一節 碑刻的考史正史補史之功 第二節 碑刻對古代經濟的記載 第三節 碑刻對古代商貿的反映 第四節 碑刻對古代科技的反映 第八章 餘論 第一節 作為裏程碑的唐碑漢刻的文化召喚和文化慧命 第二節 處於唐碑漢刻的境界 參考書目參考論文
· · · · · · (收起)

讀後感

評分

評分

評分

評分

評分

用戶評價

评分

精選瞭很多著名的唐碑,對於書法愛好者不容錯過。

评分

精選瞭很多著名的唐碑,對於書法愛好者不容錯過。

评分

整部書都透露著尬意,哲學角度研究“精神化”的“活”的碑刻。

评分

整部書都透露著尬意,哲學角度研究“精神化”的“活”的碑刻。

评分

整部書都透露著尬意,哲學角度研究“精神化”的“活”的碑刻。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書屋 版权所有